血清脂质运载蛋白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目的 分析血清脂质运载蛋白(Lipocalin)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影响。方法 分析158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是否发生心血管疾病VX-765分子量分为发生组(n=75)和对照组(n=83),比较两组各项资料,对有统计学意义的资料进一步行LPEDV infection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分析患者心血selleck HPLC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分析Lipocalin与各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发生组高血压病程长于对照组,体重指数(BMI)高于对照组,合并吸烟史、合并糖尿病史占比高于对照组,脂蛋白(Apo)A、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肌酐(Cr)、同型半胱氨酸(Hcy)、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Lipocalin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统计学有意义(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体重指数(BMI)≥24 kg/m~2、高血压病程≥3年、Cr≥90μmol/L、Hcy≥13μmol/L、LDL-C≥4 mmol/L、Lipocalin≥80 ng/ml是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Lipocalin与BMI、高血压病程、Cr、Hcy、LDL-C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Lipocalin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且与诸多危险因素呈现正相关,可作为临床预测指标之一。

纳米银敷料填充结合负压技术治疗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糖尿病足溃疡的效果及机制

目的 探讨纳米银敷料填充结合负压技术对铜绿假单胞菌糖尿病Marine biotechnology足溃疡患者感染细菌生物膜形成及毒力基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2月-2019年12月唐山市工人医院收治的106例铜绿假单胞菌糖尿病足溃疡寻找更多感染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2例)及对照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进口纳米银敷料处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封闭负压引流治疗。评价创面愈合率,于治疗前后取创面表面形成的膜性组织块作为样本送检,电镜观察细菌生物膜变化,检测细菌tox A、Rhl A、las B、Las1、Rh1I等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治疗14d时研究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创面菌落计数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伤口表面均被细菌及胞外基质聚合物组成的细菌生物膜包裹、附着,4例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伤口表面仍可见致密团簇状细菌生物膜附着;5例研究组患者Alpelisib半抑制浓度治疗后伤口表面细菌生物膜附着结构减少,伤口表面可见纤维组织分布。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显示,治疗14d时研究组菌株Las1、Rhl A、tox A等基因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纳米银敷料填充结合负压技术可减少铜绿假单胞菌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创口表面细菌负荷量,其机制可能与其对细菌生物膜形成及毒力因子表达的抑制作用相关。

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调节大鼠肠道菌群抗高血压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连续4周给予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 SHR)的血压以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探讨其作用与肠道菌群调控之间的关系。方法:将40只SHR大鼠随Porphyrin biosynthesis机分为模型组(SHR)、培哚普利组(P)、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低剂量组(JL)和高剂量组(JH),另设10只Wistar大鼠为正常对照组(WKY)。各组均采取灌胃给Colforsin半抑制浓度药连续4周。每周测定并记录血压,末次给药后检测尿液钠离子、钾离子和血清醛固酮(aldosterone, Ald)含量;采集粪便提取大鼠肠道微生物总RNA,通过16SrRNA高通量测序对肠道菌群进行测序分析。结果:与SHR组相比,给药4周后JH组大鼠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降低(P<0.05)。与SHR组相比,JL组和JH组大鼠血清醛固酮含量降低、尿液钠离子含量显著升高(P<0.05)。JL组、JH组及P组干预后菌群丰度与多样性增加。关联性分析显示,SHR大鼠血清醛固酮含量与乳酸细菌科(Lactobacillaceae)、厚壁菌科(unclassified p Firmicutes)等丰度显著相关,尿液中钠离子含量与氨基酸球菌科(Acidaminococcaceae)、萨特菌科(Sutterellaceae)等丰度显著相关。结论: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可改善SHR大鼠菌群丰度与多样性,促进毛螺旋科菌属、普雷沃科菌属、Muribaculaceae、BlauVX-445溶解度tia等有益菌生长,抑制梭状芽孢杆菌属等有害菌增殖,对其发挥抗高血压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miR-485-5p对结肠癌细胞顺铂耐药的影响

目的探讨miR-485-5p通过PI3K/Akt-PAK1信号通路对结肠癌细胞顺铂耐药的影响。方法构建LoVo/DDP细胞株, 将建LoVo/DDP细胞株分为NC组(未做转染处理)、miR-485-5p mimics组(转染miR-485-5p mimics)、miR-485-5p inhibitors组(转染miR-485-5p inhibitors)、IPA-3组(采用IPA-3干预)和miR-485-5p mimics+IPA-3组(采用miR-485-5p mimics和IPA-3转染和干预), 均给予0、3和5 μmol/L顺铂处理。结果 20例RP56976核磁患者中, miR-485-5p阴性为85.0%(17/20), 阳性为15.0%(3/20);PAK1阴性为20.0%(4/20), 阳性为80.0%(16/20), miR-485-5p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P0.05);人结肠癌细胞系LoVo、SW620、HCT116、SW480中miR-485-5p表达均低于正常肠黏膜细胞(P0.05);LoVo/DDP中的miR-485-5p表达明显低于LoVo(P0.001);在3 μmol/L和5 μmol/L顺铂的作用下, LoVo/DDP细胞活力高于LoVo(P0.001), 凋亡率低于LoVo(P0.001);miR-485-5p mimics组中细胞存活率低于miR-485-5p inhibitors组(P0.001);与Mimics NC组相比, 过表达miR-485-5p显著下调野生型PAK1报告基因的荧光素酶活性(P0.001);miR-485-5p mimics组中的P-PI3k、P-Akt、PAK1水平均显著低于miR-485-5p inhibitors组(P0.001);miR-485-5p mimics组、IPA-3组、miR-485-5p mimics+IPA-3组中细胞存活率明显低于NC组(P0.001non-primary infection), miR-485-5p mimics+IPA-3组中细胞存活率较miR-485-5p mimics组相比显著降低(P0.0SCH772984 NMR01)。结论上调miR-485-5p通过PI3K/Akt-PAK1信号通路逆转结肠癌顺铂耐药, 提示过表达miR-485-5p或者抑制PI3K/Akt-PAK1信号通路可以改变结肠癌顺铂治疗中的顺铂疗效。

神经导航下血肿穿刺引流与开颅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神经导航下血肿穿刺引流术与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神经外科2019年3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selleck NMR患者154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selleck合成70例和对照组84例。观察组采用神经导航精准定位穿刺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入院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指数量表(GCS)评分、肌力分级、并发症情况、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住院时间和费用。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死亡2例,对照组死亡8例;2组GCS评分均高于入院时,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NIHSS评分均低于入院时,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肌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仍存活患者60例,对照组仍存活患者68例;观察组ADL良好率高于对照组,mR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Biosphere genes pool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适应证范围内,神经导航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疗效更佳,住院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更低,可作为脑出血患者的优先选择。

线粒体钙离子单向转运体对脑胶质瘤干细胞增殖和自我更新的影响

目的 研究线粒体钙离子单向转运体(MCU)对脑胶质瘤干细胞增殖和自我更新的影响,探讨MCU成为胶质瘤治疗新靶点的可能性。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脑胶质瘤干细胞(T456,T4121,T387和T3832)和胶质瘤细胞(U87和U251)中MCU mRNA和蛋白的表达。构建shNT,shMCU#1和shMCU#2质粒,利用磷酸钙转染法包装病毒,感染胶质瘤干细胞T387,T4121,T3832和T456细胞系,分别获得该4种细胞的shNT对照、shMCU#1和shMCU#2敲低细胞,并用RT-PCR检测MCU敲低效果。将上述细胞接种到96孔板中,于培养第0,2,4和6天细胞用CellTiter-Glo?Luminescent细胞活力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活力;第6天用成像显微镜拍摄每孔肿瘤球形成的大小,并统计每组肿瘤球的数量。利用MCU抑制剂DS16570511处理脑胶质瘤干细胞(T456和T4121)、人神经干细胞(16157)及人星形胶质细胞(NHA),分别设溶剂对照(0.1%DMSO)组、DS16570511 25和50μmol·L-1组,于培养第0,2,4和6天检测细胞活力,第6天检测肿瘤球形成的大小和NHA细胞状态。构建LUC-shNTCDK抑制剂,LUC-shMCU#1和LUC-shMCU#2质粒,利用磷酸钙转染法包装病毒,并感染T387和T4121细胞,随后将感染的细胞注射到BALB/C裸小鼠颅内,一段时间后在小鼠脑内形成原位脑胶质瘤移植瘤,25 d后用GSKJ4体内IVIS活体成像系统对小鼠脑部进行生物发光检测,观察小鼠脑内肿瘤形成,实验结束后统计ER biogenesis每组小鼠的存活时间。结果 上述4种胶质瘤干细胞中MCU的表达高于胶质瘤细胞U87和U251。与各自shNT对照组相比,4种胶质瘤干细胞的shMCU#1和shMCU#2敲低组MCU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P<0.01),细胞活力亦明显降低(P<0.01),形成的肿瘤球数量显著减少(P<0.01)。与溶剂对照组相比,DS16570511 25μmol·L-1能够显著抑制T387,T4121和16157细胞活力,但对NHA细胞活力抑制相对较小(P<0.05);S1657051150μmol·L-1能够抑制T387,T4121,16157和NHA细胞活力(P<0.01)。活体成像检测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敲低MCU后T387和T4121细胞形成的肿瘤区域生物发光显著减弱;对照组小鼠的存活时间为35 d,而敲低MCU后荷瘤小鼠的存活时间延长30 d(P<0.01)。结论 敲低MCU可抑制脑胶质瘤干细胞增殖和自我更新能力,并且延长颅内原位成瘤小鼠的存活时间。

赖氨酸乙酰转移酶5与肿瘤

赖氨酸乙酰转移酶5(KAT5)作为MYST家族中的一员,可通过乙酰化不同底物,参与转录、DNA修复、分化和信号转导等细胞过程。KAT5的作用不可被其他MYST家族成员替代,并且KAT5的敲除可直接导致细胞凋亡,说明KAT5可能位于细胞中生理信号通路的上游,发挥着极其重要且独一无二的作用。因此,KAT5表达量的变化极有可能导致肿瘤的发生发展。过去的研究发现,KAT5在乳腺癌、黑色素瘤、肺癌中表达降低,在这些肿瘤中被认为是抑癌因子。然而,近年来研究发现,KAT5在乳腺癌、肝癌、黑色素瘤、前列腺癌和肺癌等肿瘤中既可高表达又可低表达。在KAT5高表达前提下,KAT5可作为促癌因子发挥促癌作用,而在KAT5低表达的前提下,KAT5又可作为抑癌因子发挥抑癌作用,并随着KAT5进一步表达下降,抑癌作用减弱,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发展。此外,PLX5622价格KAT5还被发现在骨AhR-mediated toxicity肉瘤、甲状腺癌、胶质母细胞瘤和结直肠癌等肿瘤中异常表达,且KAT5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凋亡、药物和放疗抵抗性密切相关。因此,LBH589核磁KAT5是具有潜力的肿瘤治疗靶点之一。本文根据近些年KAT5在肿瘤中的表达量和在相应表达量下参与的抑癌或促癌信号通路进行综述,希望为肿瘤的治疗与预后监测提供新的启示和参考。

医务社工联动志愿者介入肿瘤患者服务的实务路径——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为例

目的 :探讨医务社工通过联动志愿者进病房探访肿瘤患者,开展精准的介入活动,对缓解住院肿瘤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由医务社工和经过培训的志愿者应用焦NASH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住院肿瘤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医务社工联动志愿者介入服务干预模式,提供探访、个案辅导、小组活动、造口俱乐部等服务;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2个月后测评患者焦虑和抑郁分值、自我效能分值、对自我护理知识的认知程度和对医院的满意度等。结果 :2个月后,观察组经干预后焦虑和抑郁的负性情绪均得以改善(P﹤0.05),其中造口人士寻找更多的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护理知识均有所提升,观察组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平均分值也较对照组高。结论 :医务社工联动志愿者介入住院肿瘤患者,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Liproxstatin-1化学结构情绪,缓解压力,有效促进患者的后续治疗与康复。

腹腔镜结肠癌切除+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老年结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究腹腔镜结肠癌切除+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老年结肠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0例老年结肠癌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遵循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对照组开展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研究组开展腹腔镜结肠癌切除+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medical insurance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研究组的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的双歧杆菌、屎肠球菌、乳酸杆GW-572016化学结构菌计数均减少,酵母菌、大肠杆菌计数均增多,但研究组双歧杆菌、屎肠球菌、乳酸杆菌计数多于对照组,酵母菌、大肠杆菌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otein Tyrosine Kinase抑制剂腹腔镜结肠癌切除+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可有效改善老年结肠癌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免疫功能指标及肠道菌群状况,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新型抗肿瘤药物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结肠癌疗效和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针对晚期结肠癌患者应用新型抗肿瘤药物贝伐珠单抗+化疗方案治疗的价值及作用机制。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1年3月该院收治的70例晚期结肠癌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Berzosertib使用方法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mFOLFOX6化疗方案治疗6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贝伐珠单抗治疗6个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水平与免疫指标变化、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癌胚抗原、糖链抗原19-9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而观察组治疗后癌胚抗原、糖链抗原19-9水平分别为(15.62±1.52)μg/L、(30.12±2.41)k U/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6.23±2.48)μg/L、(43.36±2.89)k 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79、20.816,P<0.05);两组治疗后白蛋白(ALB)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为(33.21±3.74)g/L,对照组为(33.06±3PCR Primers.71)g/L,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68,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Ipatasertib小鼠良反应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新型抗肿瘤药物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结肠癌的效果满意,其机制同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有关,且药物对免疫功能影响小及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