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状态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预后的影响:一项倾向性评分匹配研究

背景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预后较差,明确其预后危险因素是改善其预后的关键。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提示社会心理因素的重要性。婚姻是重要的社会心理因素之一,但婚姻状态对PNSCL患者预后的影响尚不明确。目的 探究婚姻状态对PCNSL患者总生存(OS)和癌因生存(CSS)的影响。方法 于2020年,提取2000—2016年美国“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数据库的3 993例PCNSL患者的病例资料,包括社会人口学资料(婚姻状态、确诊年龄、种族、性别和确诊年份)、临床病理资料(病理类型、肿瘤位置)、治疗资料(手术、放疗和化疗)及结局资料(生存信息和随访时间)。依据婚姻状态将患者分为已婚和非已婚两组,其中非PLX5622抑制剂已婚包括单身、离异和丧偶。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均衡基线资料,采用Kaplan-Meier分析(Log-rank检验)、Cox回归评估婚姻状态对患者OS和CSS的影响。结果 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已婚组和非已婚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患者按婚姻状态分为已婚和非已婚组: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与已婚患者相比,非已婚患者的OS和CSS更差(P<0.05);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校正确诊年龄、种族、性别、确诊年份、病理类型、肿瘤位置、手术、放疗和化疗因素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非已婚患者的OS风险是已婚患者的1.24倍〔95%CI(1.14,1.36),P<0.001〕,非已婚患者的CSS风险是已婚患者的1.22倍〔95%CI(1.11,1.33),P<0.001〕。将患者按婚姻状态分为已婚、单身、离异、丧偶组: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与已婚患者相比,丧偶患者的OS和CSS预后更差(P<0.05);校正确诊年龄、种族、性别、确诊年份、病理类型、肿瘤位置、手术、放疗和化疗因素后,多因素Cox回归结果显示,单身患者OS和CSS风险分别是已婚患者的1.14倍〔95%CI(1.03,1.27),P=0.013〕和1.15倍〔95%CI(1.03,1.29),P=0.012〕,离异患者OS和CSS风险分别是已婚患者的1.23倍〔caractéristiques biologiques95%CI(1.07,1.41),P=selleck化学0.004〕和1.22倍〔95%CI(1.05,1.41),P=0.009〕,丧偶患者OS和CSS风险分别是已婚患者的1.37倍〔95%CI(1.21,1.54),P<0.001〕和1.28倍〔95%CI(1.12,1.46),P=0.013〕。结论 婚姻状态影响PCNSL患者OS和CSS,与已婚相比,单身、离异和丧偶患者的预后更差,这提示在临床管理和决策中,除了传统的肿瘤生物学特征,还应关注婚姻状态对PCNSL患者预后的影响。

乳腺癌术后化疗感染患者病原学特点及T淋巴细胞水平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化疗感染患者病原学特点及白细胞计数(WBC)、T淋巴细胞水平变化。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南阳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03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为研atypical mycobacterial infection究对象,分析术后医院感染情况及病原菌分布,比较感染与非感染组患者外周血WBC和CD_3~+、CD_4~+、CD_8~+T淋巴细胞水平。结果 203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4例,感染率为16.75%。呼吸道、皮肤软组织和口腔黏膜感染占比较高,分别占44.12%、17.65%、14.71%。检出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46.88%,革兰阳性菌占31.25%,真菌占21.88%。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患者年龄、TNselleck化学M分期、化疗周期及联合获悉更多放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WBC、CD_3~+、CD_4~+、CD_4~+/CD_8~+水平低于非感染组(P<0.05),而CD_8~+水平高于非感染组(P<0,05)。结论 乳腺癌术后化疗感染率较高,检出病原菌种类多样,临床应对化疗周期较长、联合放疗治疗的患者加强重视,合理监测WBC、T淋巴细胞水平,积极预防感染发生。

地舒单抗不良反应信号挖掘与分析

目的:利用真实世界数据评价地舒单抗的安全性Laduviglusib,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调取美更多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中地infections: pneumonia舒单抗在美国上市后连续43季度的数据,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和比例报告比法(PRR)进行信号挖掘,分析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共得到不良反应信号158个,其中107个未在说明书中收录。不良反应发生频次较高的主要集中在肌肉骨骼疾病、全身整体疾病、胃肠疾病和代谢及营养疾病方面;不良反应信号较强的主要集中在肿瘤、肌肉骨骼疾病、内分泌疾病等方面;也发现了一些未收录于说明书中的不良反应,如口腔良性肿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碱性磷酸酶降低、高胆固醇血症、关节炎等。结论:临床使用地舒单抗时应重点关注肌肉骨骼疾病、全身整体疾病、肿瘤、胃肠疾病和代谢及营养疾病等方面的不良反应,并可采取一定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减少不良反应带来的伤害。

4种常用抗肿瘤中成药注射液的体外细胞毒性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4种抗肿瘤中成药注射液(艾迪注射液、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康艾注射液及复方苦参注射液)的直接细胞毒性,以指导静脉用药配置。方法 采用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通过CCK8实验测定上述4种常用抗肿瘤中成药注射液的细胞相对增殖率来鉴定其直接细胞毒性。结果 4种抗肿瘤中成药注射液在说明书推荐的稀释浓度下,康艾注射液的细胞相对增殖率提示为轻微或无细胞毒性;鸦selleck INCB28060胆子油乳注射液及艾迪注射液在低浓度时为轻微细胞毒性,稍高浓度为轻度细胞毒性;复方苦参注lipopeptide biosurfactant射液的细胞相对增殖率提示为中度细胞毒性。结论 根据4种抗肿瘤中成药的直接细胞毒性结果,建议康艾注射液MLN4924临床试验进行一般静脉用药配置;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及艾迪注射液可使用第1类生物安全柜进行静脉用药配置;复方苦参注射液可使用第2类生物安全柜进行静脉用药配置。

肌醇多聚磷酸-4-磷酸酶Ⅱ型表达对结肠癌预后及5-FU化疗敏感性的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肌醇多聚磷酸-4-磷酸酶Ⅱ型(inositol polyphosphate 4-phosphatase typeⅡ,INPP4B)的表达对结肠癌预后及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Global oncologyU)药物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R2在线工具分析INPP4B在结肠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构建敲减或过表达INPP4B质粒,分别转染结肠癌细胞株WiDr细胞和SW480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INPP4B mRNA的表达情况。通过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细胞中INPP4B、磷酸化的Akt(pAkt)和p27的表达情况。使用CCK-8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采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MRTX849小鼠亡率和Barasertib生产商细胞周期的分布。[结果] INPP4B高表达与结肠癌患者预后不良相关(P<0.05)。敲减INPP4B后,5-FU处理细胞24 h,发现与WiDr shControl细胞相比,Wi Dr shINPP4B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11),凋亡率显著增高(P<0.001),G_0/G_1期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01)。过表达INPP4B后,与SW480空载细胞相比,SW480 INPP4B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P=0.002),凋亡率显著降低(P=0.002),G_0/G_1期的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01)。5-FU处理结肠癌细胞后,与WiDr shControl细胞相比,WiDr shINPP4B细胞中pAkt (Ser473)的水平显著降低(P=0.003),pAkt(Thr308)的水平显著降低(P<0.001),p27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P<0.001);与SW480空载细胞相比,SW480INPP4B细胞中pAkt (Ser473)的水平显著升高(P<0.001),pAkt (Thr308)的水平显著升高(P<0.001),p27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P<0.001)。[结论] INPP4B高表达与结肠癌患者不良预后相关,并通过激活Akt/p27信号轴降低结肠癌细胞对5-FU的敏感性。

乳腺癌术后化疗感染患者病原学特点及T淋巴细胞水平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化疗感染患者病原学特点及白细胞计数(WBC)、T淋巴细胞水平变化。方法 CL 318952半抑制浓度选取2018年1月—Liraglutide临床试验2020年12月南阳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03例乳腺癌术Anaerobic hybrid membrane bioreactor后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术后医院感染情况及病原菌分布,比较感染与非感染组患者外周血WBC和CD_3~+、CD_4~+、CD_8~+T淋巴细胞水平。结果 203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4例,感染率为16.75%。呼吸道、皮肤软组织和口腔黏膜感染占比较高,分别占44.12%、17.65%、14.71%。检出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46.88%,革兰阳性菌占31.25%,真菌占21.88%。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患者年龄、TNM分期、化疗周期及联合放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WBC、CD_3~+、CD_4~+、CD_4~+/CD_8~+水平低于非感染组(P<0.05),而CD_8~+水平高于非感染组(P<0,05)。结论 乳腺癌术后化疗感染率较高,检出病原菌种类多样,临床应对化疗周期较长、联合放疗治疗的患者加强重视,合理监测WBC、T淋巴细胞水平,积极预防感染发生。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二线治疗老年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二线治疗老年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胶州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需行二线治疗的老年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12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多西他赛治疗, 观察组患者接受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化疗后, 观察组化疗近期总有效率[70.00%(42/60)]高于对照组[33.33%(20/6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15, P 0.05);观察组血清癌胚抗原(CEA)[(22.57±3.22)μg/L]、糖蛋白抗原125(CA1RAD001抑制剂25)[(48.61±5.42)U/mL]、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211)[(10.61±1.64)μg/L]较对照组[(35.52±4.46)μg/L、(69.64±7.75)U/mL、(14.26±1.95)μg/L]均明显下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23、17.22、11.09, 均P 0.001);观察组CD3+[(78.31±8.09)%]、CD4+[(48.63±5.74)%]较对照组[(69.58±7.26)%、(39.82±4.25)%]均明显增高, CD8+[(22.64±3.82)plant immune system%]较对照组[(26.77±4.01)%]明显下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22、-9.55、5.77, 均P 0.001);观察组1年生存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χ2=4.05, P 0.05);两组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顺铂二线治疗老年人晚期非小细胞selleck合成肺癌可显著提高疗效, 降低机体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 增强免疫功能, 改善患者1年生存情况, 安全可靠, 值得临床推广。

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发gut immunity生医院获得性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1月某医院收NSC 125973治的565例消化内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卡方检验及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565例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共有85例发生医院获得性感染,感染率15.0%。感染部位最常见的为下呼吸道(31.7%),其次为上呼吸道(26.8%)、泌尿系统(18.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382,95%CI:1.167~4.154)、合并糖尿病(OR=1.454,95%CI:1.150~3.341)、消化道肿瘤(OR=1.382,95%CI:1.167~4.154)、联合应用抗生素(OR=1.693,95%CI:1.253~4.541)、血清白蛋白水平<40(g/L)(OR=1.522,95%CI:1.311~2.651)、hs-CRP≥10mg/L(OR=1.304,95%CI:1.126~1.984)、侵入性操作(OR=1.593,95%CI:1.242~5.761)是发生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具有一定的医院获得性感染发生风险,且受到多种因素selleck产品如年龄、糖尿病、抗生素应用方式、消化道肿瘤、血清白蛋白、hs-CRP水平以及侵入陛操作的影响。

~(68)Ga标记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抑制剂的生物分布和胶质瘤模型microPET显像

为研究~(68)Ga标记的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抑制剂(~(68)Ga-FAPI-04)在正常小鼠和胶质瘤裸鼠模型体内的生物学分布及microPET显像,以DOTAmetabolomics and bioinformatics修饰的成纤维活化蛋白抑制剂为前体合成~(68)Ga-FAPI-04。放射性HPLC测定其标记率、放化纯及体外稳定性,通过测定~(68)Ga-FAPI-04脂水分配系数评估其水溶性。将2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尾静脉注射~(68)Ga-FAPI-04 3.7 MBq后5、15、30、60、120 min后处死并取出各脏器,称重并测定放射性计数,计算各组织器官的放射性摄取值。建立U87Regorafenib溶解度MG胶质瘤荷瘤鼠模型,进行生物分布及microPET显像研究。结果表明~(68)Ga-FAPI-04的标记率为97.38%±1.32%(n=3),放化纯度为100%,体外稳定性好,亲水性强。ICR正常小鼠生物分布实验显示,~(68)Ga-FAPI-04血液清除快,肾脏为主要排泄器官,脑部放射性摄取低。U87MG荷瘤裸鼠生物分布及microPET均显示肿瘤部位有较高的放射性摄取,~(68)Ga-FAPI-04注射后90 min时肿瘤部位放射性摄取达到(2.50±0.Tezacaftor供应商00)%ID/g。注射后30、60、90、120 min时肿瘤与脑的肿瘤本底比(tumor-to-background ratio,TBR)分别为(6.26±0.09)、(5.06±0.02)、(5.54±1.47)、(5.51±0.03)。初步研究表明,~(68)Ga-FAPI-04制备简易方便,标记率高,体外稳定性好,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在胶质肿瘤模型中具有较好的肿瘤靶向性,microPET显像清晰,是潜在的脑肿瘤显像剂。

基于PI3K/Akt信号途径探讨小金丹对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作用及机制

目的:探讨小金丹提取物(Xiaojindan,XJD)对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刺激RAW264.7细胞诱导M1型和M2型极化。采用细胞计数试剂(CellCountingKit-8,CCK-8)法检测10-80mg·L~(-1)SAHA配制XJD对RAW264.7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采用Griess法检测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的释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检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释放;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real-timepolymerasechainNVP-TNKS656化学结构reaction,qPCR)法检测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的基因表达;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CD206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途径关键蛋白的活化。结果:10-80mg·L~(-1)XJD对0.5mg·L~bacterial symbionts(-1)LPS和20μg·L~(-1)IL-4诱导的RAW264.7细胞增殖未见明显影响。同空白组相比,LPS诱导组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表达升高,主要包括显著增加NO、IL-6的释放(P<0.01),明显上调M1型基因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nitricoxidesynthase,iNOS)、前列腺素氧化环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factor-α,TNF-α)mRNA的表达(P<0.01)。同LPS诱导组相比,20-80mg·L~(-1)XJD能剂量依赖性显著抑制NO、IL-6的释放(P<0.01);10-80mg·L~(-1)XJD能剂量依赖性下调M1型基因IL-1β、iNOS、COX-2和TNF-αmRNA的表达(P<0.01)。同空白组相比,IL-4诱导组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表达升高,主要包括CD206~(+)巨噬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1),明显上调M2型基因精氨酸-1(arginine-1,Arg-1)、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白细胞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_(1),TGF-β_(1))mRNA的表达(P<0.01)。同IL-4诱导组相比,10-80mg·L~(-1)XJD能剂量依赖性显著降低CD206~(+)的M2型巨噬细胞比例(P<0.01);明显下调Arg-1、IL-10、IL-13和TGF-β_(1)mRNA表达(P<0.01)。Westernblot实验显示,同空白组比较,LPS和IL-4诱导组磷脂酰肌醇3激酶p110(PI3K-p110)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表达均明显上调(P<0.01);同LPS或IL-4诱导组比较,XJD能明显降低PI3Kp110蛋白表达和Akt磷酸化水平(P<0.05,P<0.01)。结论:小金丹提取物能抑制LPS和IL-4诱导RAW264.7细胞的M1型极化和M2型极化,机制与降低PI3K/Akt通路的活化水平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