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DH1、SOX2表达与卵巢浆液性肿瘤预后相关性

目的:探讨乙醛脱氢酶1(ALDH1)、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SOXJapanese medaka2)在卵巢浆液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预后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本院手术治疗的卵巢浆液性肿瘤患者79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临床病理参数,术中收集患者病理组织标本,根据病理结果分为卵巢浆液性癌组(恶性组,54例),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组(交界性组,15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组(良性组,10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组织中ALDH1、SOX2蛋白表达情况,随访患者3年,分析ALDH1、SOX2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关系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PearsoMEK抑制剂n法分析组织中AEnasidenib研究购买LDH1与SOX2表达相关性;Kaplan-Meier法分析不同ALDH1、SOX2表达水平与患者生存时间关系。结果:ALDH1、SOX2蛋白在卵巢浆液性癌组织中均呈高表达,ALDH1蛋白在恶性组、交界性组、良性组病理组织中高表达率(66.7%、46.8%、20.0%),SOX2蛋白高表达率(83.3%、26.7%、20.0%)均逐渐降低(P<0.05);病理组织中ALDH1与SOX2表达呈正相关(P<0.05)。经单因素分析显示,FIGO分期、淋巴结有无转移、盆腔侵犯、大网膜转移、Ki-67、ALDH1、SOX2蛋白表达均与患者预后有关(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ALDH1蛋白、SOX2蛋白高表达组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均低于低表达组(P=0.000)。结论:ALDH1、SOX2在卵巢浆液性癌组织中均呈高表达且表达正相关,表达水平与患者病情发展密切相关,对预测患者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ProGRP、NSE、cyfra21-1及其联合因子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水平对小细胞肺癌(SCLC)鉴别价值及疗效评估。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 采用非随机抽样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于唐山市工人医院治疗的SCLC患者93例为研究组, 同时选取同期良性肺疾病患者88例作为对照组。检验血清ProGRP、NSE及cyfra21-1水平, 比较2组血清ProGRP、NSE及cyfra21-1水平的差异, 分析ProGRP、NSE及cyfra21-1对SCLXH254核磁LC的诊断效能。结果研究组血清ProGRP[98.98(51.09, 160.15)]μg/L、NSE(23.06±6.38)μg/L及cyfra21-1[5.62(4.80, 6.63)μg/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Z值分别为-6.914、8.71、9.89, P值均0.001)。对93例患者进行4周的放化疗, 与治疗前比较, 治疗后ProGRP[112.86(53.01, 152.82)]μg/L、Breast biopsyNSE[58.36(44.41, 67.49)]μg/L、cyfra21-1[2.38(1.82, 3.19)]μg/L水平均降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Z值为-110.072、-11.779、8.36, P值均0.001)。NSE与ProGRP、cyfra21-1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7、0.51, P0Alisertib.001), ProGRP与cyfra21-1呈正相关(r=0.45, P0.001)。以SCLC作为状态变量, 血清ProGRP、NSE及cyfra21-1水平为检验变量, 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 得出模型系数的Omnibus检验表(χ2=141.95, P0.05), 而模型R2=0.725, 得到联合因子的预测值有效。模型方程式为联合因子(Y)=7.693-0.222×NSE-0.017×ProGRP-0.63×cyfra21-1。绘制血清ProGRP、NSE及cyfra21-1水平及联合因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曲线下面积:联合因子cyfra21-1NSEProGRP(Z=1.000, P=0.317), 敏感度:ProGRP联合因子NSEcyfra21-1(χ2=12.00, P=0.213), 特异度:cyfra21-1联合因子NSEProGRP(χ2=12.00, P=0.213)。结论 NSE、ProGRP、cyfra21-1均对SCLC有诊断价值, 联合应用更具优越性。

含喹啉结构的氨甲环酸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目的Baricitinib临床试验 设计合成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具有抑制作用的含喹啉结构的氨甲环酸衍生物,并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方法 基于分子杂交技术,以氨甲环酸作为连接子,喹啉结构为ATP结合区域,设计了含有喹啉结构的氨甲环酸衍生物。以间位和对位三氟甲基苯胺为原料,分别经取代、环合、水解、脱羧、氯代、亲核取代反应得到相应的羧酸,然后与不同的胺发生缩合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8a~8l,测试目标化合物对人肺癌细胞株(A549)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与结论合成了12个未经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其结构均经HR-MS、~1H-NEmbedded nanobioparticlesMR确证。体外生物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在50μmol·L~(-1)浓度下,除了目标化合物8h外,其他目标化合物对A549细胞生长的抑制率均与阳性对照索拉非尼相当,其中化合物8c、8e和8f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率高于阳性对照Pexidartinib使用方法;在10μmol·L~(-1)浓度下,化合物8f、8h~8l对A549细胞生长的抑制率达50%以上。

脑卒中高危人群用药依从性及对预后影响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

目的 探讨脑卒中高危人群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异常用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分析用药依从性对脑卒中高危人群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统一的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量表于2015年5月-9月对四川省8个社区16 892名年龄≥40岁的居民进行面对面筛查,建立脑卒中高危人群数据库,通过结构化的随访表,记录高危人群对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异常三大危险因素的治疗情况和治疗依从性,探讨人口和社会经济学因素对高危人群随访期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以及用药依从性对高危人群随访期内脑卒中发病的影响。结果 共筛查出脑卒中高危人群2 893例,筛查时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异常治Imidazole ketone erastin使用方法疗率分别为50.1%、49.2%、5.1%,中位随访时间为4.8年,随访期末时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异常治疗率分别为24.8%、25.0%、7.9%,治疗依从率分别为27.8%、25.5%、18.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中及以上文化Lysates And Extracts程度[比值比(odds ratio,OR)=2.134,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98,4.147获悉更多),P=0.025]、城镇居民医疗保险[OR=1.556,95%CI(1.086,2.230),P=0.016]及城镇职工医疗保险[OR=2.325,95%CI(1.362,3.967),P=0.002]、子女人数较少[OR=0.819,95%CI(0.719,0.933),P=0.003]、卒中家族史[OR=1.559,95%CI(1.066,2.282),P=0.022]与降压治疗依从性良好相关;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与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依从性良好相关[OR=2.494,95%CI(1.173,5.300),P=0.018]。校正混杂因素后,高血压者未规律降压[OR=2.617,95%CI(1.417,4.842),P=0.002]、糖尿病者未规律降糖[OR=3.909,95%CI(2.394,6.380),P<0.001]、血脂异常者未规律降脂[OR=4.828,95%CI(2.581,9.033),P<0.001]均与随访期内脑梗死发病风险增高相关。血脂异常者规律降脂与随访期内脑出血发病风险增高独立相关[OR=4.371,95%CI(1.156,16.530),P=0.030]。结论 四川省脑卒中高危人群高血压病、血脂异常、糖尿病患病率高,但治疗率低,治疗依从性差,治疗依从性受多种人口学及社会经济学因素影响。未规律降压、降糖及降脂治疗增高了脑卒中高危人群随访期内脑梗死发病风险,而规律降脂治疗可能增加脑卒中高危人群脑出血发病风险。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miR-371-5p、miR-452、miR-5100、LZTS1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微小RNA-371-5p(miR-371-5p)、微小RNA-452(miR-452)、微小RNA-5100(miR-5100)、亮Foetal neuropathology氨酸拉链肿瘤抑制基因1(LZTS1)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并NSC 127716收集患者的癌旁正常组织及肺癌组织。检测肺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miR-371-5p、miR-452、miR-5100、LZTS1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肺癌组织中miR-371-5p、miR-452、LZTS1水平明显低于癌旁正常NN2211 molecular weight组织,miR-5100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miR-371-5p、LZTS1表达水平与年龄、吸烟、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miR-452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显著相关(P<0.05),miR-5100表达水平与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miR-371-5p、miR-452、LZTS1均为低表达,miR-5100为高表达。miR-371-5p、LZTS1表达水平与年龄、吸烟、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miR-452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相关,miR-5100表达水平与TNM分期相关。

METTL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METTL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乳腺癌及乳腺增生组织中METTL3的表达,分析乳腺癌组织中METTL3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siRKD025体外NA敲除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中的METTL3,观察对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结果:高表达METTL3在乳腺增生组织及乳腺癌组织中分别为25.0%和57.8%(χ~2=7.042,P=0.008);高表达METTL3在淋巴结阳性及淋luminescent biosensor巴结阴性中分别为68.3%和45.9%(χ~2=3.979,P=0.046);MTT细胞增殖实验提示METTL3沉默组细胞增殖能力降低,而划痕实验提示si RNA敲除ABT-263抑制剂METTL3明显抑制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迁移(P<0.05)。细胞侵袭实验提示si-METTL3抑制了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侵袭(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METTL3表达增高,高表达METTL3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有关。敲除METTL3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乳腺癌中METTL3高表达与恶性程度有关,METTL3可能是乳腺癌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方法 66例结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手术治疗,试验组实行改良plant bioactivity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selleck化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清扫数目、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盆腔感染、吻合口出血)发生情况、生存期达1年情况、转移复发情况。结果 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清扫数目、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72.09±26.13)min、(87.85±40.21)ml、(7.32±3.00)个、(3.99±1.50)d、(12.36±3.21)d;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清扫数目、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20.09±20.11)min、(150.08±70.11)ml、(6.14±1.11)个、(6.23±2.00)d、(16.58±4.09)d。试验组手术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淋巴清扫数目多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生存期达1年占比Y-27632体外高于对照组,转移复发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予以结肠癌患者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自噬参与辣椒素对U251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辣椒素对胶质瘤细胞的影selleck PF-02341066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U251细胞常规培养,不同浓度的辣椒素作用于U251细胞,M1vr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然后将L1251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辣椒素组、3-甲基腺嘌呤(3-MA)组、辣椒素+3-MA组,免疫荧光显色检测Smac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beclin 1和Smac的mIACS-010759供应商RNA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检测pro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M1vr结果显示,辣椒素浓度在100μmol/L时,U251细胞的存活减少,之后再增加辣椒素的浓度,细胞的Medicinal earths存活几乎不变。免疫荧光显色结果显示,在辣椒素+3-MA组中,Smac蛋白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辣椒素组、3-MA组相比,其荧光强度显著增强。RT-PCR结果显示,在辣椒素+3-MA组中,beclin 1的mRNA表达与正常对照组、辣椒素组、3-MA组相比,其表达量显著降低,而Smac的mRNA表达量升高。免疫印迹结果显示,在辣椒素+3-MA组中,procaspase-3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辣椒素组、3-MA组相比,其表达量显著降低。结论:辣椒素能够诱导胶质瘤U251细胞的凋亡。抑制自噬能够促进辣椒素的促凋亡作用,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促进Smac释放到细胞质中,从而激活caspase-3实现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三棱-莪术药对抗子宫内膜癌的作用机制及实验验证

目的 :利用网络药selleck CHIR-99021理学、分子对接技术,探讨三棱-莪术药对抗子宫内膜癌的作用机制,并通过人子宫内膜癌细胞ISK进行体外试验验证重要信号通路。方法:在TCMSP平台筛选出三棱-莪术药对主要活性成分;通过TCMSP数据库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得到活性成分的靶点;在GeneCards等数据库检索疾病的作用靶点;利用Cytoscape3.7.2软件建立可视化药物-活性成分-关键靶点调控网络及PPI网络;用Metascape数据库和OmicShare tools对关键靶点进行GO富集与KEGG分析;并通过PDB数据库与Discovery Studio 2016软件对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最后通过ISK细胞对重要信号通路进行验证。结果 :从三棱-莪术药对筛选出活性成分11个包括去氢木香内酯、芒柄花黄素、豆甾醇、反式甘多酸、谷固醇、秦皮甲素、β-榄香烯、双去甲氧基姜黄素、莪术醇、异莪术烯醇、温金素,药物与疾病共同的关键靶点92个,核心靶点6个,包括RAC-α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原癌基因酪氨酸蛋白激酶Src、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1、雌激素受体、热休克蛋白HSP 90-alpha、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8。GO富集与KEGG分析三棱-莪术药对活性成分主要参与癌症的途径、癌症中的蛋白聚糖、PI3K-AKT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提示芒柄花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温金素三个活性成分与核心靶蛋白结合能力较好。CCK8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双去甲氧基姜黄素能显著抑制ISK细胞的增殖(P<0.01)Naporafenib生产商。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双去甲氧基姜黄素3 、6、9 μg/mL组ISK细胞数量明显减少。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双去甲氧基姜黄素9 μg/mL组能明显下调PI3K、Xenobiotic metabolismAKT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三棱-莪术药对可能主要通过芒柄花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温金素,调节细胞代谢、细胞增殖与凋亡等途径发挥抗子宫内膜癌作用。

浙江省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的归因疾病负担研究

目的 了解2017年浙江省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的归因疾病负担,为制定慢性病防控策略、降低疾病负担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17年全球疾病Bioactive metabolites负担研究(GBD 2017)数据,计算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伤残损失寿命年(YLD)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等疾病负担指标,评价2017年浙江省不同性别、年龄人群归因于环境、代谢和行为等主要危险因素的慢性病疾病负担,并与1990年数据比较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 2017年浙江省慢性病归因于使用烟草、不合理膳食和高血压的DALY率较高,分别为2 807.08/10万、2 724.72/10万和1 878.69/10万;男性归因于使用烟草、不合理膳食和高血压的DALY率较高,分别为4 764.77/10万、3 297.00/10万和2 076.92/10万;女性归因于不合理膳食、高血压和高血糖的DALY率较高,分别为2 117.16/10万、1 668.24/10万和1 100.53/10万。15~<50岁人群慢性病归因于不合理膳食、药物滥用和使用烟草的DALY率较高,分别为759.29/10万、611.71/10万和605.37/10万;50~<70岁人群慢性病归因于使用烟草、不合理膳食和高血压的DALY率较高,分别为5 528.37/10万、4 628.18/10万和2 757.78/10万。≥70岁人群慢性病归因于不合理膳食、使用烟草和高血压Pidnarulex浓度的DALY率较高,分别为16 370.09/10万、15 551.40/10万和14 408.63/10万。与1990年比较,2017年高体质指数、饮酒、高血糖、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药物滥用的DALY率上升,增幅分别为108.23%、48.59%、23.17%、17.64%和6.06%;空气污染、职业风险、不合理膳食和肾功能受损的DALY率下降,降幅分别为51.11%、44.81%、22.49%和19.83%;使用烟草和高血压的DALY率无明显变化。结论 2017年浙江省归因于使用烟草、不合理膳食和高血压的慢性病疾病负担较重;高体质指数、饮酒和高血糖等行为和代谢VX-445临床试验相关危险因素的归因疾病负担较1990年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