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联合腰椎牵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针灸推拿联合腰椎牵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程度与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于沭阳县中医院接受治疗的5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单纯采用腰椎牵引方式进行治疗)和观察组(在腰椎牵引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针灸推拿治疗),各27例。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对比两组患者Empagliflozin治疗后的临床CSF biomarkers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Lapatinib小鼠)评分、直腿抬高角度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ODI评分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直腿抬高角度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在腰椎牵引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下肢功能障碍,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基于p53/AMPK/mTOR信号通路调控细胞自噬探讨益气扶正解毒汤抑制Lewis肺癌小鼠皮下肿瘤生长的作用机制

目的 观察益气扶正解毒汤(YQT,黄芪、麦冬、黄芩等)对 Lewis 肺癌小鼠皮下肿瘤生长的影响,并基于 p53/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调控细胞自噬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 Lewis 肺癌细胞构建 C57BL/6 小鼠皮下肿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顺铂组(3 mg·kg~(-1))及YQT 低、中、高(8.7、17.4、3LGX818化学结构4.8 g·kg~(-1))剂量组,每组 8 只。造模后第 7 天开始,YQT 组予以相应剂量灌胃给药,每日 1 次,连续 21 d。采用 HE 染色法观察肿瘤组织的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 Ki67 的表达;透射电镜检测肿瘤组织自噬小体数量;RT-PCR 法检测肿瘤组织自噬相关蛋白 LC3、Beclin-1、Atg5、Atg7mRNA 表达水平;Western Blot 法检测 LC3、Beclin-1、p62、Atg5、Atg7 和 p53/AMPK/mTOR 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顺铂组比较,YQT 高剂量组的抑瘤率无明显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YQT 各剂量组小鼠皮下肿瘤的体积明显缩小(P<0.05),肿瘤质量均明显降低(P<0.05),病理切片显示肿瘤组织有较多的坏死区域,肿瘤组织中的自噬小体数量明显增加,LC3Ⅱ/Ⅰ、Beclin-1、Atg5 蛋白表Adezmapimod达明显上调(P<0.05);YQT 中、高剂量组小鼠肿瘤组织中 Ki67 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value added medicines),Atg7、p53、磷酸化 AMPK(p-AMPK)/AMPK 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p62、磷酸化 mTOR(p-mTOR)/mTOR 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YQT 高剂量组小鼠肿瘤组织的 LC3Ⅱ/Ⅰ、Beclin-1、Atg5、Atg7 mRNA 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 YQT 可能通过 p53/AMPK/mTOR 信号通路上调细胞自噬水平,抑制 Lewis 肺癌小鼠皮下肿瘤生长及肿瘤细胞增殖。

C60-IONP-GE11纳米粒对乳腺癌细胞的体外成像及光动力学研究

目的:构建多功能MRI对比剂C60-IONP-GE11,研究其体外细胞磁共振靶向成像效果及光动力学治疗效果。方法:免疫荧光染色验证EGFR高表达肿瘤细胞株;体外磁共振成像观察靶向组对比剂C60-IONP-GE11和非靶向组对比剂C60-IONP-RP的成像效果,普鲁氏蓝染色观察对比剂分布情况;CCK8法检测C60-IONP-GE11的细胞毒branched chain amino acid biosynthesis性;光动力学实验设置单纯激光组、C60-IONP-GE11无激光组、非靶向对比剂+激光组和实验组靶向对比剂C60-IONP-GE11+激光组4个处理组,相应处理后CCK8测其细胞存活率,活性氧检测实验观察不同组ROS产生水平,ImageJ半定量分析ROS荧光水平。结果:免疫荧光实验结果证实MD-MBA-231细胞膜上大量表达EGFR;C6FG-45920-IONP-GE11体外MRI靶向实验可见T_2WI呈负性强化,且T_2WI信号随着靶向对比剂浓度PUN30119小鼠增加而降低,线性回归方程为Y=145.898-30.269*X,R2=0.862;普鲁士蓝染色发现C60-IONP-GE11实验组可使MD-MBA-231细胞膜区明显蓝染,而非靶向对照组不能;体外毒性实验发现C60-IONP-GE11无明显细胞毒性;C60-IONP-GE11体外光动力学杀伤乳腺癌细胞,细胞存活率仅为(22.79±4.84)%,并可见细胞内大量活性氧生成,活性氧水平随C60-IONP-GE11浓度增加而增多。结论:C60-IONP-GE11多功能MR对比剂具有体外靶向乳腺癌细胞MR成像功能,几乎无毒,外加激光可靶向杀伤肿瘤细胞,同时具有MRI成像及PDT治疗作用。

巨块型肝细胞癌转化治疗后形成肿瘤-十二指肠内瘘1例

患者男性, 55岁, 因”发现肝脏原发性恶性肿瘤 4个月,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治疗4周”, 为求进一步治疗于2021年6月29日收入我科。患者5个月前出现腹痛、腹胀, 并逐渐加重, 2021年2月28日于当地医院行上腹部CT检查, 结果提示肝内肿块, 考虑为肝癌;2021年3月1日在该院行上腹部MRI检查, 提示肝内肿块, 肝癌。曾被收入我院介入科, 结合患者情况, 如行右半肝切除, 切除后余肝体积不足, 发生肝功能衰竭的风险大, 符合TACE联合仑伐替尼的治疗指征, 遂分别于2021年3月11日、2021年4月22日、2021年5月31日于我院介入科接受TACE治疗, 期间联合口服仑伐替尼。患者既往有乙肝、肝硬化病史, 未正规治疗。无长期吸烟、饮酒史。患者父亲有肝癌病史。本次入院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19 g/L, 白细胞计数4.4×109/L, 血小板计数2NSC 127716分子量12×109/L;甲胎蛋白498.30 μg/L, 癌胚抗原1.64 μg/L, CA19-9 80.31 U/ml;ALT 10 U/L, AST 29 U/L, 总胆红素8.8 μmol/L,LEE011细胞培养 直接胆红素8.4 μmol/L。CT检查结果显Digital media示, 病灶占据肝脏5、6、7、8段, 大小虽由未接受相关治疗时的11 cm×10 cm增至13 cm×11 cm, 但肿瘤内部出现明显坏死, 且碘油沉积充分, 瘤内出现气体(图1)。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为A级, 吲哚菁绿15 min潴留率为5.9%;拟行右半肝切除术, 余肝比例预计为38%。

肠减压后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梗阻性右半结肠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肠减压后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梗阻性右半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我科收治的54例梗阻性右半结Roxadustat浓度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不进行肠减压均无法建立腹腔镜操作空间,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结肠癌。回顾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肠减压后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PHHs primary human hepatocytes除术组(观察组,24例)和传统开腹结肠癌根Apoptosis抑制剂治术组(对照组,30例),比较2组手术及围手术期指标。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略长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肠减压后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梗阻性右半结肠癌安全可行,可有效解决因梗阻肠段扩张严重导致腹腔镜操作时空间严重受限问题,而且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

肺腺癌预后相关关键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人类肺腺癌肿瘤组织与正常癌旁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进行筛选和分析,筛选出肺腺癌发生、发展的关键基因——Hub基因,并为后续研究提供候选基因。方法 从GEO数据库中下载肺腺癌基因芯片数据集——GSE63459和GSE27262,利用GEO2R筛选人类肺腺癌肿瘤组织与寻找更多正常癌旁组织的DEGs,然后利用DAVID数据库对DEGs进行基因本体富集分析,KOBApsycho oncologyS数据库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并筛选Hub基因,再利用Oncomine数据库对Hub基因进行进一步筛选,最后使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22个明显上调的DEGs,筛选出E-钙黏蛋白1、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细胞酪氨酸激酶3个Hub基因,3个Hub基因与肺腺癌患者总体生存期明显相关。结论 E-钙黏蛋白1、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细胞酪氨酸激酶3个Hub基因可能与人PLX3397体外类肺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是肺腺癌发病机制、预后判断和治疗研究的新靶点。

雷公藤甲素丁二酸单酯对A549/DDP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

研究雷公藤甲素丁二酸单酯(YJ-4)对A549/DDP抑制作用及其机制。以雷公藤甲素为原料,与丁二酸酐在DMAP/Pyridine催化下反应后得到化合物YJ-4,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ESI-MS表征,采用MTT法评价其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LGK-974价格A549)、人肺腺癌耐顺铂株(A549/DDP)、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体外抗肿瘤活性;不同浓度的化合物YJ-4作用于A549/DDP细胞后,DAPI染色法检测细胞核状态,PI染色法检测细胞周期,Annexin V-Living biological cells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分子对接软件Autodock来评价化合物YJ-4与MDM2蛋白结合的能力。化合物YJ-4对A549/DDP(33.32 ± 3.55 μmol/L)、A549(4.31 ± 1.01 μmol/L)、MCF-7(16.08 ± 2.63 μmol/L)细胞株均具有良好的细胞毒性,是阳性对照药顺铂的数倍,且通过阻滞A549/DDP细胞周期G_(2)/M期,从而诱导细胞凋亡,与MDM2的GLY-16氨基酸残基与形成氢键(d=1.9 ?),结合能(affinity)为 -8.4 kcal/mol,能够较好的结合。化合物YJ-4对耐药细胞株A5BAY 73-4506 MW49/DDP细胞具有良好的细胞毒活性,其作用机制为促进A549/DDP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G_(2)/M期,可能与抑制MDM2蛋白和p53相互作用有关。

不同大小恶性实性肺结节CT影像学特征及变化规律

目的探讨不同大小恶性实性肺结节(MSPNs)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成像特点及其随生长的变化规律。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树兰(杭州)医院行手术治疗且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患者150例共151枚MSPNs。根据结节大小, 将结节分为4组:直径≤1.0 cm组(21枚结节)、1.0 cm直径≤1.5 cm组(40枚结节)Navitoclax生产商、1IVIG—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5 cm直径≤2.0 cm组(48枚结节)、2.0 cm直径≤3.0 cm组(42枚结节)。分析、比较4组MSPNs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结节的CT影像学特点。结果 4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既往肿瘤史、肿瘤家族史、临床症状、肺癌组织病理学类型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MSPNs中, CT影像显示大多数结节位于两肺上叶, 不靠近胸膜且瘤肺边界粗糙。随着MSPNs直径的增大, 形状规则(圆形或椭圆形)、密度均匀、空气支气管征、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胸膜牵拉征的结节比例增加(P0.05), 4组间钙D-Lin-MC3-DMA试剂化、空泡征、空洞、晕征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大小的MSPNs在CT影像上的表现有一定的规律性, 这些规律可为临床早期诊断恶性结节提供帮助。

芦草温半汤对NSCLC患者GP化疗期间脾胃不和的干预效果

目的 研究芦草温半汤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吉西他滨+顺铂(GP)化疗期间脾胃不和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陕西省中医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52例NSCLC化疗期间伴脾胃不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住院号作为分组依据,采用电脑抽签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例。对照组给予GP化疗方案,观察组在GP化疗期间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mrtx849.html增加芦草温半汤内服。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胃肠激素指标、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BYL719照组的7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恶心呕吐、脘腹不适、胸闷心悸、大便不利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GAS、SS、MOT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mediate allergy结论芦草温半汤对NSCLC患者GP化疗期间脾胃不和的干预效果良好,能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和胃肠道激素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且治疗安全性良好,可为NSCLC脾胃不和患者的调理提供新方案。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实验验证探讨固本解毒方治疗肺癌作用机制

目的 应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讨固本解毒Lorlatinib纯度方治疗肺癌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实验验证。方法 通过TCMSP、本草组鉴(HERB)、PubChem、SwissTargetPrediction、UniProt数据库筛选固本解毒方各药物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GEO、Genecards、OMIM、Malacards数据库获取肺癌相关靶点,与固本解毒方活性成分靶点取交集。利用STRING数据库建立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使用Cytoscape3.8.0软件CytoNCA插件筛选PPI网络核心靶点,利用DAVID6.8数据库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模拟主要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的结合systems medicine强度。采用MTT实验检测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检测固本解毒方对肺癌A549细胞Bax、Bcl2、p-Akt、p-GSK-3β蛋白的影响。结果 固本解毒方活性成分共237种,药物与肺癌交集靶点880个,PPI网络核心靶点有AKT1、LBH589配制EGFR、TNF、IL6、STAT3、PIK3CA、mTOR等,GO分析显示生物学过程主要富集在蛋白酪氨酸/丝氨酸磷酸化和增殖、凋亡、炎症反应相关,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固本解毒方治疗肺癌与调控癌症相关信号通路相关,尤其是PI3KAkt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固本解毒方主要活性成分与AKT1、PIK3CA、GSK-3β具有很好的结合强度。MTT结果显示,与正常血清组比较,固本解毒方含药血清处理后,A549细胞活力降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固本解毒方下调肺癌A549细胞中Bcl2、p-Akt/Akt、p-GSK-3β/GSK-3β表达,上调Bax表达。结论固本解毒方治疗肺癌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特点,其机制可能与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