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骨窗开颅显微术与神经内镜微创术在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 对比小骨窗开颅显微术与神经内镜微创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7月就诊于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神NSC 127716抑制剂经外科的60例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A组行神经内镜微创术,B组行小骨窗开颅显微术,比较2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预后。结果 A组术中失血量为(40.59±2.27)m L、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B组的(330.56±16.74)mL、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肿清除率为93.33%,高于B组Pexidartinib试剂的70.00%,手术用时为(1.54±0.31)min、入住ICU时间为(6.68±0.97)d,短于B组的(3.59±0.48)min、(12.65±1.4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6个月BI评分均高于术前,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CSS)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CSS评分低于B组,ADL评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预后良好率为80.00%,高于B组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镜微创术与小骨窗开颅显微术相比,治疗Cultural medicine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创伤更小,提高血肿清除率与手术安全性,利于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改善预后。

利拉鲁肽对糖尿病脑梗死大鼠脑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及血管生成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利拉鲁肽(LIRA)对糖尿病(DM)脑梗死大鼠脑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3及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将144只大鼠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C组)、生理盐水组(S组)、LIRA组、尼莫地平组(N组),每组36只。S组、LIRA组和N组建立DM脑梗死大鼠模型(缺血2 h),N组给予二甲双胍和尼莫地平治疗,LIRA组给予二甲双胍和LIRA治疗,共14 d。测定神经行为学评分,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免疫组化染色测定脑组织缺血皮层区IGFBP-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CD34+微血管密度,Western印迹测定脑组织缺血皮层区IGFBP-3、VEGF蛋白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脑组织缺血皮层区IGFBP-3、VEGF mRNA水平。结果 与C组Compound 3比较,S组随机血糖和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增加(P<0.05);与S组比较,LIRA组和N组随机血糖、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明显下降(P<0.05)。各组缺血皮层区微血管密度和IGFBP-3、E coli infectionsVEGF的IOD值、蛋白、mRNA水平比较:Baf-A1C组

机械—酶消化法制备大鼠膈肌单细胞悬液的最佳消化酶浓度组合筛选

目的 使用不同浓度消化酶制备大鼠膈肌单细胞悬液,筛选最佳消化酶浓度组合。方法 将胰蛋白酶稀释为0.125%、0.250%、0.375%、0.500%、0.625%,胶原酶Ⅰ型稀释为0.050%、0.100%、0.150%、0.200%、0.250%,胶原酶Ⅳ型稀释为0.050%、0.100%、0.150%、0.200%、0.250%,将三种消化酶按照浓度从低到高依次组合为五个浓度组,即胰蛋白酶0.125%+胶原酶Ⅰ0.050%+胶原酶Ⅳ0.050%、胰蛋白酶0.250%+胶原酶Ⅰ0.100%+胶原酶Ⅳ0.100%、胰蛋白酶0.375%+胶原酶Ⅰ0.150%+胶原酶Ⅳ0.150%、胰蛋白酶0.500%+胶原酶Ⅰ0.200%+胶原酶Ⅳ0.200%、胰蛋白酶0.625%+胶原酶Ⅰ0.250%+胶原酶Ⅳ0.250%。取SD大鼠新鲜膈肌组织,分成A、B、C、D、E组,采用机械—酶消化法制备膈肌单细胞悬液,分别加入上述五种浓度组合的消化酶进行消化;另设对照组,加入等量PBS。单细胞悬液经台盼Hepatitis A蓝染色,观察悬液中细胞的形态,计数活细胞数、死细胞数、此网站细胞团块数,计算细胞存活率和单细胞悬液浓度;经Anti-Rat CD11b PE标记后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获得目标细胞比值,比较各组检测结果。结果 A~E组获得的活细胞数分别为156.00×10~5、200.92×10~5、182.08×10~5、160.00×10~5、140.02×10~5/mL,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7.01%、90.02%、91.86%、90.75%、86.94%,单细胞悬液浓度分别为19.50×105、30.25×10~5、22.75×10~5、20.00×10~5、17.50×10~5/mL,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其中B、C组活细胞数量和单细胞悬液浓度高于其他三组(P均<0.05)。经CD11b标记后,C组D11b阳性的中性粒细胞数、CD11b阳性细胞占活细胞的百分比均高于其他各组(P均<0.05)。结论 采用机械—酶消化法制备大鼠膈肌单细胞悬液,不同消化酶浓度组合均能获得优质的单细胞悬液,其中以胰蛋白酶0.375%+胶原Serine Protease抑制剂酶Ⅰ0.150%+胶原酶Ⅳ0.150%获得的单细胞悬液细胞存活率最高、死细胞数最少。

认知干预和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究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临床护理中联合认知干预和康复护理的价值,以及对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本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0例,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进行分组,一组为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n=20),另一组则为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联合认知干预和康复护理的研究组(n=20),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心理状态变化、肢体功能恢复、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为 24.51±2.40 分,高于对照组(18.16±1.77)(P<0.05);且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别为 35.03±3.47、35.62±3.61 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1.83±4.22、42.69±4.48)(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上肢和下肢的肢体功能评分各为 59.63±5.84、30.37±3.12 分,均高于对照组(50.16±5.03selleck GSI-IX、21.15±2.18)(P<0.05);且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躯体疼痛、生理机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评分各为 70.72±7.06、71.89±7.27、70.14±7.02、70.93±7.18 分,均高于对照组(61.37±6.22、61.95±6.29、60.49±6.32、61.15±6.26)(P<0.05);最后调查发现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满意度(95.00%)亦高于对照组(70.00%)(P<0.05)。结论 于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临床护理中联合认知干预和康复护理的价值更为显著,能够有效地提升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并改善其心理状态和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进而利于其术后的快速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并具有LGX818小鼠更高的满意Evolution of viral infections度。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黄连解毒汤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作用机制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黄连解毒汤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的作用机制。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黄连解毒汤的有效成分及相关靶点;采用DisGeNET和GeneCards数据库搜集VD靶点,通过String在线数据库构建靶蛋白相互作用网络,采用R语言对关键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采用谷氨酸诱导PC12细胞损Compound C molecular weight伤作RAD001供应商为VD细胞模型,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利用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最后采用ELISA法和Western blot实验对网络药理学主要预测的生物过程与信号通路进行验证。结果共获得黄连解毒汤63个有效成分,对应靶点216个,与VD相关靶点共105个,KEGG相关信号通路前20条,GO分析前20个生物学过程。细胞实验证实了黄连解毒汤能有效增加谷氨酸诱导PC12细胞的存活率,抑制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降低JNK、p-JNK、FoxO1、LC3Ⅱ/Ⅰ、BeclinCNS-active medications1、Atg7、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升高p-FoxO1、P62蛋白表达。黄连解毒汤可能是通过抑制JNK/FoxO1通路进而抑制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自噬和细胞凋亡而发挥治疗VD作用。

标准化护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标准化护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1年7salivary gland biopsy月于该院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8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Canagliflozin试剂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标准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以及血糖达标时间、住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1周后,两组FPG、2hPG、HbA1MRTX849c水平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02%(40/43),高于对照组的76.74%(3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65%(2/43),低于对照组的18.60%(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护理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中,可提高血糖控制效果,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以及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复方双氯芬酸钠对骨关节炎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1、软骨形态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背景:复方双氯芬酸钠是镇痛解热、非类固醇药物,其被广泛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肌肉骨骼损伤等,但目前关于其对eye tracking in medical research骨关节寻找更多炎的作用机制报道较少。目的:探究复方双氯芬酸钠对骨关节炎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1、软骨形态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采用木瓜蛋白酶关节腔内注射建立骨关节炎大鼠模型,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骨关节炎模型组、复方双氯芬酸钠低、中、高剂量组、塞来昔布组。测量各组大鼠右侧膝关节的肿胀程度;ELISA检测关节积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基质金属蛋白酶1水平,并检测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比较各组大鼠关节软骨组织形态和Mankin评分;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关节软骨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基质金属蛋白酶3、基质金属蛋白酶13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1)在造模后和给药前,和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右膝关节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红肿,但无紫红色斑和结节等变化;给药后,和模型组相比,复方双氯芬酸钠低、中、高剂量组和塞来昔布组大鼠右膝关节红肿程度明显减轻(P <0.05);(2)模型组大鼠关节腔积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基质金属蛋白酶1水平较空白组增加(P <0.05);低、中、高剂量组和塞来昔布组大鼠关节腔积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基质金属蛋白酶1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 <0.05);(3)和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均显著降低,丙二醛浓度升高(P <0.05);和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均升高,丙二醛浓度均降低,且复方双氯芬酸钠高剂量组变化最显著(P <0.05);(4)模型组大鼠Mankin评分高于空白组(P <0.05);和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Mankin评分均显著降低,且复方双氯芬酸钠高剂量组降低最显著(P <0.05);(5)模型组大鼠软骨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基质金属蛋白酶3、基质金属蛋白酶13蛋白表达高于空白组(P <0.05);各给药组大鼠软骨组织中3种基质金属蛋白酶蛋白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 <0.05);(6)结果说明,复方双氯芬酸钠可以改善骨关节炎大鼠软骨形态,降低氧化应激损伤,抑制软骨组织中基质金Erastin细胞培养属蛋白酶1表达,进而对骨关节起到治疗作用。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脑组织miR-146a表达与自噬及短期预后的关系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脑组织miR-146更多a表达与自噬及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在我院接受血肿清除术并完成术后3个月随访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04例纳入脑出血组,另取尸检的非脑出血病例18例纳入对照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检测血肿周围脑组织及对照组正常脑组织中的miR-146a及自噬基因Beclin-1、PCI-32765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 D)、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LC-Ⅰ的表达;脑出血组患者出院后随访3个月,并根据改良Rankin评分量表评分(mRS)分为预后不良组187例和预后良好组117例;采用ROC曲线分析miR-146a对预后的预测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脑出血组血肿周围脑组织中miR-146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自噬基因Beclin-1、Cathepsin D、LC3-Ⅱ/LC-Ⅰ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miR-146a与Beclin-1、Cathepsin D、LC3-Ⅱ/LC-Ⅰ呈负相关;脑出血组中预后良好患者与预后不良患者比较,入院时NIHSS评分、白细胞计数、入院即刻血糖、血肿体积、破入endodontic infections脑室及miR-146a、Beclin-1、Cathepsin D、LC3-Ⅱ/LC-Ⅰ表达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miR-146a的表达对脑出血组患者的预后具有预测价值;经Logistic回归分析,NIHSS评分、血肿体积、破入脑室、miR-146a、Beclin-1是脑出血组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miR-146a在高血压脑出血的血肿周围脑组织中低表达且与自噬过度激活、短期预后不良有关。

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妊娠期糖尿病模型大鼠子代心脏功能及索拉菲尼激酶/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通路的影响

目的 探讨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Omega-3)对妊娠期糖尿病DS-3201小鼠(GDM)模型大鼠子代心脏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取70只受孕大鼠中的10只,腹腔注射柠檬酸缓冲液+正常饲料喂养作为正常组;剩余60只中有50只GDM造模成功,分别设置为模型组、阳性药组及Omega-3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将Omega-3按照200mg/(kg·d)、400mg/(kg·d)、800mg/(kg·d)的剂量以10mL/kg的分别给Omega-3低、中、高剂量组灌胃,阳性药组注射胰岛素20U/(kg·d),模型组、正常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各组均从妊娠第5天开始给药至分娩。观察各组分娩情况,取子代成年雄性大鼠的离体心脏检测心功能变化、心肌梗死面积、索拉菲尼激酶(Raf)/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E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的磷酸化蛋白、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孕鼠所产乳鼠只数及乳鼠成活只数减少;与模型组相比,Omega-3低、中、高剂量组及阳性药组孕鼠所产乳鼠只数及乳鼠成活只数均有所增加。与模型组相比,Omega-3低、中、高剂量组及阳性药组子代成年雄性大鼠心率(HR)、冠脉流量(CF)、左室收缩压(LVSP)均升高,左室舒张末压(Lselleckchem VX-765VEDP)降低,心肌梗死面积减小,心肌组织p-Raf/Raf、p-MEK/MEK、p-ERK/ERK及GLP-1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且与Omega-3剂量有关。结论 GDM模型大鼠孕期给予Omega-3灌胃可激活子代成年雄性大鼠Raf/MEK/ERK通路及GLP-1的表达,提高其心功能,增integrated bio-behavioral surveillance强大鼠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耐受性,降低子代罹患先天性心脏病(CHD)的风险。

杜比亚蟑螂肠道菌的分离鉴定及产消化酶功能菌株的筛选

【背景】杜比亚蟑螂(Blaptica dubia)可用于活体饲料、化妆品和医药保健品的生产,其肠道菌的研究对杜比亚蟑螂的饲养和肠道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都十分重要。【目的】确认细节揭示杜比亚蟑螂肠道可培养菌的种类,筛选具有产消化酶pathogenetic advances功能的菌株,为理解肠道菌对宿主的影响机理及功能菌株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研究材料。【方法】采用体外培养法获得杜比亚蟑螂肠道菌,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用水解圈法分别筛选产纤维素酶、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菌株RepSox IC50。【结果】在杜比亚蟑螂肠道中共分离出4属7种细菌,其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2种,沙雷氏菌属(Serratia)和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各2种,肠球菌属(Enterococcus)1种。从获得的20个菌株中筛选出10个具有产消化酶功能的菌株。其中,芽孢杆菌属的菌株D6、D12和D20具有产纤维素酶、蛋白酶、淀粉酶及脂肪酶4种消化酶的功能;沙雷氏菌属的菌株D3、D7、D9、D11和D15具有产纤维素酶、蛋白酶和脂肪酶3种消化酶的能力;柠檬酸杆菌属的菌株D5具有产纤维素酶的功能;肠球菌属的菌株D17具有产蛋白酶的能力。【结论】杜比亚蟑螂肠道多种细菌具有产消化酶帮助降解大分子营养物质的功能,可通过协助食物消化影响宿主健康。菌株D12、D7和D11分别具有最强产纤维素酶、蛋白酶和脂肪酶的能力,是可进一步开发利用的肠道功能菌株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