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糖尿病患者血清miR-330-3p、lncRNA SNHG17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究妊娠糖尿病(GDM)患者血清miR-330-3p、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1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7(SNHG17)表达水平及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招募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西北妇女儿童医院产科产检及分娩的160例GDM孕妇(GDM组)和160例糖耐量试验正常的健康孕妇(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荧光定量PCR反应检测血清miR-330-3p、lncRNA SNHGGefitinib-based PROTAC 3试剂17表达水平;Pearson法分析lncRNA SNHG17与miR-330-3p及二者与空腹血糖(FBG)等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GDM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ncRNASNHG17、miR-330-3p对GDM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GDM孕妇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OGTT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miR-330-3p水平较高(P<0.05),HOMA-β、lncRNA SNHG17较低(P<0.05selleck BLZ945)。GDM孕妇血清miR-330-3p、lncRNA SNHG17与FBG等生化指标密切相关(P<0.05)。GDM孕妇血清中miR-330-3p与lncRNA SNHG17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分析显示,在GDM孕妇中,miR-330-3p高水平、lncRNA SNHG17低水平为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P<0.05)。ROC结果显示,miR-330-3p、lncRNA SNHG17联合对GDM孕妇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显著优于单独指标(P<0.05)。结论 GDM孕妇血清miR-330-3p水平较高,lncRNA SNHG17较低,二者联合对GDM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优于单一指标。

术后早期神经康复治疗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神经genetic disease康复治疗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8月至2021年8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依据术后治疗方法分为早期组和晚期组,每组各30例,早期组于术后4~7 d进行神经康复治疗,晚期组于术后1~2周行神经康复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Belnacasan化学结构能、认知功能、临床疗效、卧床时间、神经功能改善时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时CH-223191 IC50间、预后。结果 治疗后,早期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均高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3.33%(28/30)高于晚期组6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患者的卧床时间短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改善时间短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时间短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的预后情况优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早期神经康复治疗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术后晚期神经康复治疗好。

应用超声心动图应变分析鉴别心脏淀粉样变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

目的 比较心脏淀粉样变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传统超声心动图参数和应变的区别,建立联合两种参数的鉴别模型。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4年8月—2021年8月北京大学第diagnostic medicine一医院经组织活检和99Tcm-焦磷酸盐显像诊断的40例心脏淀粉样变患者(其中轻链型与转甲状腺素蛋白型各20例),选取同期就诊的20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作为对照组。采集受试者的临床资料、传统超声心动图参数,左心室整体长轴应变、左心房储存期、管道期和辅泵期应变及右心室应变,比较以上参数的差异,建立鉴别模型。结果 心脏淀粉样变患者的左心室整体长轴应变[(-12.6±4.0)%比(-15.9±3.7)%;t=3.049,P=0.003]、左心房储存期应变[(19.5±10Bucladesine.3)%比(27.1±8.0)%;t=-2.883,P=0.006]和辅泵期应变[(-9.8±6.3)%比(-14.8±5.8)%;t=3.010,P=0.004]较对照组显著减低。前者的左心室应变减低呈现心尖相对保留模式。应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回归建立鉴别模型,显示应变联合传统超声参数模型诊断敏心脏淀粉样变敏感度为0.918 9,特异度为0.947 4。结论 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相比,心脏淀粉样变患者左心室长轴应变、左心房应变显著减低,左心室应变呈现心尖相对保留模式。联合传统超声LY294002心动图与应变参数可以较好地鉴别两者。

基于TLR4/MyD88/NF-кB信号通路研究十一方药酒对兔膝骨关节炎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十一方药酒(以下简称“SYF”)对木瓜蛋白酶诱导的兔膝骨关节炎(KOA)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35只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200 mg/kg)、SYF高剂量组(386 mg/kg)、SYF低剂量组(97 mg/kg),每组7只(均为雄性4只、雌性3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兔于第1、4、7天从右后肢膝关节腔注入木瓜蛋白酶混合液(含2%木瓜蛋白酶与0.03 mol/L L-半胱氨酸)0.5 m L复制KOA模型,空白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从第15天开始于各组兔右后肢膝关节涂抹药物,每天给药2次,MK-1775供应商连续20 d,同时在第0、8、14、35天,用游标卡尺测量兔右后肢膝关节直径计算其肿胀度。实验结束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滑膜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Anti-MUC1 immunotherapy瘤坏死因子α(TNF-α)、前列腺素E2(PGE2)的水平;制作滑膜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切片,观测病理学形态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滑膜组织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细胞核因子(NF-кB)信号通路中TLR4、MyD88、NF-кB p65 mRNA相对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AG-221价格滑膜组织TLR4、MyD88、NF-кB p65、磷酸化NF-кB p65(p-NF-кB p65)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兔膝关节肿胀度升高,滑膜组织病理性损伤严重,滑膜组织中IL-1β、TNF-α、PGE2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TLR4、MyD88、NF-кB p65 mRNA和TLR4、MyD88、p-NF-кB p65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兔右后肢膝关节肿胀度与滑膜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均有显著改善,滑膜组织中IL-1β、TNF-α、PGE2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TLR4、MyD88、NF-кB p65 mRNA相对表达水平和TLR4、MyD88(SYF低剂量组除外)、p-NF-кB p65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SYF对木瓜蛋白酶诱导的兔KOA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降低炎症因子IL-1β、TNF-α、PGE2水平及下调TLR4/MyD88/NF-кB信号通路相关。

三卤甲烷通过表观遗传调控增加妊娠期糖尿病孕鼠早产风险的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 探究三卤甲烷(THMs)通过表观遗传调控增加妊娠期糖尿病孕鼠早产风险的动物实验研究。方法 将30只SPF级60 d龄Wistar健康成年未产雌性大鼠与雄性大鼠交配,确定妊Right-sided infective endocarditis娠后,将孕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以下3组,每组各10只。对照组于妊娠第0天通过腹腔注射枸橼酸盐缓冲液+干净自来水,GDM组于妊娠第0天通过腹腔注射链脲霉素(STZ)溶液+干净自来水,GDM+THMs组于妊娠第0天通过腹腔注射STZ溶液AMG510+孕后6~10 d THMs水灌胃暴露。采用On-Call Plus血糖试纸计算空腹血糖;采用~(14)C-2-dexoyglucose计算葡萄糖摄取;采用~(14)C-葡萄糖计算葡萄糖氧化;通过实时PCR计算IRβ和GLUT2的mRNA相对定量;通过亚硫酸氢盐DNA测序检测CDKN2A和CDKN2B启动子中CpG的甲基化水平;通过蛋白质印迹分析CDKN2A和CDKN2B蛋白质水平;统计不同处理组GDM孕鼠妊娠不良结局。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GDM组空腹血糖水平升高,空腹血清胰岛素、~(14)C-2-脱氧葡萄糖摄取和~(14)C-葡萄糖氧化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GDM组相比,GDM+THMs组空腹血糖水平升高,空腹血清胰岛素、~(14)C-2-脱氧葡萄糖摄取和~(14)C-葡萄糖氧化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GDM组GLUT2和IRβmRNA水平降低,与GDM组相比,GDMPidnarulex抑制剂+THMs组GLUT2和IRβmRNA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GDM组CDKN2A和CDKN2B启动子中CpG的甲基化水平降低,与GDM组相比,GDM+THMs组CDKN2A和CDKN2B启动子中CpG的甲基化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GDM组CDKN2A和CDKN2B蛋白质水平升高,与GDM组相比,GDM+THMs组CDKN2A和CDKN2B蛋白质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GDM组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比例升高,与GDM组相比,GDM+THMs组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比例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内暴露于THMs通过降低CDKN2A和CDKN2B低甲基化,增加CDKN2A和CDKN2B蛋白质水平,破坏GLUT2基因的转录调控,增加GDM孕鼠早产风险。

重楼皂苷I的现代研究进展

重楼是我国一种传统的名贵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的作用,可被用来治疗各种疾病如腮腺炎、脓肿、烧伤、出血和肿瘤等,在民间医学中应用已久,是“宫血宁胶囊”、“云南白药”等多种中成药的selleck激酶抑制剂主要原料。重楼皂苷I是重楼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属于异螺甾烷醇型甾体皂苷,在重楼的根茎、果皮以及叶片中都有分布symbiotic cognition。重楼皂苷I的极性较大,主要通过正丁醇萃取、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等方法来提取,通过硅胶柱层析、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来分离,通常采用多种方法联合应用以获得纯度较高的重楼皂苷I单体成分。重楼皂MK-1775作用苷I的药理作用广泛,主要包括抗肿瘤、抗炎、抗菌、抗病毒等,临床用于治疗肝癌、肺癌、胃癌等癌症以及关节炎、流感病毒、疮毒、细菌感染等疾病。但是有研究发现重楼皂苷I在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会引起胃刺激副作用、溶血反应、肝损伤、肾损伤以及心脏损伤等不良反应,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重楼皂苷I存在生物利用度低、肠道吸收差及渗透性差等问题,影响了重楼皂苷I的临床应用。本文总结了近几年来关于重楼皂苷I植物来源、提取分离方法、药理作用、不良反应以及药代动力学等五大方面的研究报道,以期为重楼皂苷I的临床合理应用和其他深入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基质金属蛋白酶-9信号通路在芬太尼抑制人胃癌细胞侵袭和迁移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信号通路在芬太尼抑制人胃癌MGC-803细胞侵袭和迁移中的作用。方法将人胃癌MGC-803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芬太尼组(F组),LY294002组(LY组),SB-3CT组(SB组),LY294002+芬太尼组(FLY组)和SB-3CT+芬太尼组(FSB组)。Transwell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MMP-9和Akt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使用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组间差异。结果 F组胃癌细胞侵袭数低于C组(35.91±3.36比48.46±4.86,t=3.679,P0.05)、迁移数低于C组(74.75±3.76比96.00±5.20,t=5.739,Pnasal histopathology0.05)细胞迁移率(%)低于C组(14.29±4.29比22.43±3.37,t=3.591,P0.05),Akt mRNA表达低于C组(0.77±0.02比1.00,t=8.110,P0.05)、MMP-9 mRNA表达低于C组(0.87±0.08比1.00,t=2.967,PRAD001价格0.05)、Akt-1蛋白表达低于C组(0.76±0.Enasidenib价格04比0.90±0.05,t=3.940,P0.05)和MMP-9蛋白表达低于C组(0.76±0.05比0.94±0.04,t=4.774,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LY组胃癌细胞侵袭数低于LY组(18.45±4.86比33.62±4.13,t=4.999,P0.05)、细胞迁移数低于LY组(42.79±3.56比71.79±7.60,t=5.986,P0.05)和细胞迁移率(%)低于LY组(7.52±1.30比11.02±1.73,t=2.811,P0.05),FLY组Akt mRNA表达低于LY组(0.60±0.05比0.76±0.17,t=3.468,P0.05)、MMP-9 mRNA表达低于LY组(0.75±0.06比0.88±0.03,t=3.288,P0.05)、Akt-1蛋白表达低于LY组(0.60±0.02比0.75±0.05,t=4.783,P0.05)和MMP-9蛋白表达低于LY组(0.48±0.03比0.74±0.06,t=7.266,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SB组胃癌细胞侵袭数低于SB组(18.67±2.15比32.33±6.20,t=3.607,P0.05)、细胞迁移数低于SB组(45.67±4.63比75.04±4.47,t=7.898,P0.05)和细胞迁移率(%)低于SB组(7.09±1.69比14.39±2.06,t=4.745,P0.05),FSB组Akt mRNA表达低于SB组(0.53±0.11比0.76±0.07,t=2.950,P0.05)、MMP-9 mRNA低于SB组表达(0.63±0.07比0.84±0.01,t=3.687,P0.05)、Akt-1蛋白表达低于SB组(0.61±0.03比0.75±0.04,t=4.573,P0.05)和MMP-9蛋白表达低于SB组(0.53±0.07比0.72±0.05,t=3.730,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芬太尼可降低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MMP-9和p-Akt表达减少,且芬太尼联合LY294002或SB-3CT较单独用药时进一步加强了抑制效果。结论芬太尼抑制人胃癌MGC-803细胞侵袭和迁移的机制与抑制PI3K/Akt/MMP-9信号通路有关。

刺梨多酚对NG-硝基-L-精氨酸甲酯诱导小鼠高血压的影响及机制

目的:探讨刺梨多酚(Rosa roxburghii polyphenols ,RRP)对NG-硝基-L-精氨酸甲酯(NG-nitrPuromycino-L-arginine methyl ester,L-NAME)诱导的小鼠高血压(Hypertension,HT)的影响及可能的作selleck HPLC用机制。方法:实验室自制得到纯度为68%的RRP。采用L-NAME诱导小鼠高血压模型;对比空白组和模型组,观察阳cell-mediated immune response性组、RRP低、高剂量组分别灌胃4周对HT小鼠的影响;期间每7d记录小鼠血压。解剖后记录脏器指数,保存血清用于测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肾素(Renin)、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白细胞介素-6 ( IL – 6 )、肿瘤坏死因子( TNF – α ),肾脏和肝脏组织用于测氧化应激标志物(MDA、SOD、GSH-PX),心脏和肾脏用于HE染色观察病理学变化。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血压显著升高(P<0.05);血清NO、IL - 6、TNF – α水平显著升高(P<0.05),ET-1、Renin、 AngⅡ、ALD水平显著降低(P<0.05);肾脏和肝脏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SOD、GSH-PX活性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阳性组、RRP低、高剂量组血压显著降低(P<0.05);血清NO、IL - 6、TNF – α水平显著降低(P<0.05),ET-1、Renin、 AngⅡ、ALD水平显著升高(P<0.05);肾脏和肝脏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肝组织中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肾组织中RRP低、高剂量组SOD活性均高于模型组但不显著(P>0.05)。结论:RRP具有降血压作用,这可能与RRP提升NO生物利用度,改善内皮功能障碍、抑制RAAS过度激活、减轻炎症和氧化应激有关。

基于生物信息学研究Vimentin与肝细胞癌的关系及健脾益气方通过Vimentin调控肝癌分子机制的实验验证

目的:研究波形蛋白(Vimentin)与肝细胞癌(HCC)的关系及健脾益气方通过Vimentin调控肝癌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基于TCGA和CPTAC数据的在线分析平台、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软件分析Vimentin与肝细胞癌的关系。随机将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健脾益气方低、中、高剂量组(5.25、10.5、21 g·kg~(-1)),信号转导蛋白及转录激活子3(STAT3)抑制组(C188-9,4.5 mg·kg~(-1))和糖蛋白130(gp130)抑制组(SC144,4.5 mg·kg~(-1)),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按照70 mg·kg~(-1)体质量腹腔注射二乙基亚硝胺(DEN)复制肝癌模型。造模成功后,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生理盐水灌胃,健脾益气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对应剂量中药灌胃,两个抑制组分别腹腔注射对应抑制剂,每日1次,连续4周。末次处置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VIM mRNA水平;比色法检测肝组织胱天蛋白酶-3(Caspase-3)酶活性;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Rho相关含卷曲螺旋蛋白激酶1(ROCK1)、Rho相关含卷曲螺旋蛋白激酶2(ROCK2)、aurora 激酶B(AURKB)、锌指蛋白148(ZNF148或者ZBP-89)、STAT3、磷酸化STAT3(p-STAT3)、总Vimentin、磷酸化Vimentin(p-Vimentin)以及肝组织细胞核更多中Vimentin蛋白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Vimentin的含量。结果:VIM mRNA在肝癌患者不同病理分期(I-Ⅳ期)、不同病理分级(G1-G3级)、无区域淋巴结转移患者(N0)和肝癌不同亚型患者组织中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Vimentin蛋白水平在肝癌组织中显著降低(P<0.01);VIM mRNA高表达/低表达对HCC患者总体生存期(OS)、无病生存期(DFS)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IM基因有4处突变可以导致Vimentin蛋白一级结构的改变,这些遗传突变可降低患者DFS(P<0.001);VIM mRNA的表达水平与HCC纯度呈负相关(P<0.001),而与微环境中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M2型巨噬细胞和髓系树突状细胞等的浸润水平呈正相关(P<0.001)。关联分析结果显示Vimentin与STAT3在HCC患者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存在一定相关性(P<0.0001)。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VIM mRNA、总Vimentin、p-Vimentin和核Vimentin蛋白水平、血清中分泌型Vimentin水平、肝组织中ROCK2、AURKB、STAT3和p-STAT3蛋白水平均显著上调(P<0.01);负调控分子ZBP-89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Caspase-3酶活性升高、ROCK1蛋白表达水平增加,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AT3抑制剂和gp130抑制剂以及中、高Persian medicine剂量健脾益气方均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分泌型Vimentin水平,肝组织中总Vimentin、p-Vimentin和核Vimentin蛋白水平,及STAT3/Vimentin信号通路主要相关分子STAT3、p-STAT3、ROCK2、AURKB的蛋白水平,上调负调控分子ZBP-89蛋白水平和Caspase-3酶活性(P<0.05或P<0.01),且中剂量或高剂量健脾益气方对VIM mRNA水平、STAT3蛋白、ZBP-89蛋白、ROCK2蛋白和AURKB蛋白水平,及Caspase-3酶活性的干预结果,与STAT3抑制剂相比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imentin是肝癌组织中一种重要的炎症分子,其表达、细胞定位和功能可能受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M2型巨噬细胞和髓系树突状细胞浸润水平,及IL-6/STAT3信号、特别是STAT3分子的影响;而健脾益气方可能通过干预STAT3/Vimentin信号通路调控Vimentin而Emricasan防治肝癌。

眼针带针运动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患者术后心率变异性及预后影响

背景已知HRV (心率变异性)是评价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非侵入性指标,常用于评估冠脉病变短期预后。PCI (经皮冠状动脉介classification of genetic variants入治疗)是一种常用冠脉病变手术方式,但术后常见恶性心律失常、复发性心肌梗死等MACE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DAPT (双联抗血Belnacasan体内实验剂量小板治疗)虽可一定程度上减少MACE发生,但易合并消化道出血,不能持续有效地改善PCI预后。而眼针可有效减少胸痛持续时间和频率,运动疗法可增强心脏和血管功能,二者相结合的眼针带针运动在PCI术后的应用有待探索。目的探讨眼针带针运动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率变异性及预后的影响。方法32例术后中低危险分层患者按1:1的分配比例随机分为眼针带针运动组或药物治疗组。眼针带针运动组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加以眼针带针运动,药物治疗组仅接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两组受试者均完成了2周干预和治疗前后检查。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心率变异性(HRV)评估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通过专门设计的不良反应日记记录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评价PCI的Puromycin体内实验剂量预后。所有结局指标均在PCI术后24小时内和2周干预结束当天测量。结果干预后,两组间LF/HF、SDNN、SDANN和CRP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与药物对照组相比,眼针带针运动组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低(P=0.016),且与SDNN、SDANN和LF/HF呈明显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眼针带针运动在改善冠脉介入术后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方面比双抗更有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更低,术后短期预后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