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对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及瑞舒伐他汀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2月至2022年6月浙江省金华市人民医院体检中心检查的346名受试者,根据14C尿素呼气试验、Hp抗体分型结果分为Ⅰ型Hp组102例、Ⅱ型Hp组79例和Hp阴性组165例,并行炎症因子、血脂及颈动脉超声检查。CAS受试者均嘱瑞舒伐他汀10mg/d治疗,并于4周后复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结果 3组受试者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medical endoscope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p阴性组相比,Ⅰ型和Ⅱ型Hp组总胆固醇(selleckchem Gefitinibtotal cholesterol,TC)、LDL-C显著升高,Ⅰ型Hp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显著降低;与Ⅱ型Hp组比较,Ⅰ型Hp组LDL-C显著升高,HDL-C显著降低(P<0.05)。Hp阳性受试者中稳定斑块及不稳定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Hp阴性受试者(P<0.05);Ⅰ型Hp感染受试者中稳定斑块及不稳定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Ⅱ型Hp感Liraglutide染受试者(P<0.05);校正年龄、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后Ⅰ型Hp感染仍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易损性的独立危险因素。治疗4周后,3组CAS受试者治疗前后L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型Hp组相比,Hp阴性组CAS受试者LDL-C明显下降(P<0.05)。结论 Hp感染特别是Ⅰ型Hp感染与血脂紊乱、刺激炎症反应及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有关,影响降脂药物疗效。
2型糖尿病患者肺部感染TLR2/TLR4炎症信号通路及其危险因素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肺部感染Toll样受体(TLR)2/TLR4炎症信号通路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local immunity月-2023年1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6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型糖尿病患者肺部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n=33)和非感染组(n=135);统计2型糖尿病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归纳2型糖尿病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比较两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LR2、TLR4表达情况。结果 33例2型糖尿病肺部感Cobimetinib说明书染患者共培养分离病原菌4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9株占60.42%,革兰阳性菌14株占29.17%,真菌5株占10.42%,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2型糖尿病病程、肺部并发症、住院时间是2型糖尿病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非感染组PBMC中TLR2 mRNA、TLRMK-1775浓度4 mRNA水平均低于感染组(P<0.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2型糖尿病病程、肺部并发症、住院时间是2型糖尿病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2型糖尿病患者肺部感染PBMC中TLR2、TLR4呈高表达,临床可据此予以早期针对性防治而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风险。
中间体残体与初级纤毛的关系及其在肿瘤生长中的作用
最新研究表明,初级纤毛细胞外发生途径与一种特殊细胞器—中间体残体相关。中间体残体是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中间体脱落形成的点状细胞器,中间体残体形成后在细胞表面移动,当与中心体在细PLX5622胞表面靠近后,调节中心体在其母中心粒的顶端形成初ICI 46474溶解度级纤毛。初级纤毛可作为抑制肿瘤发生的细胞器,并在多种肿瘤中丢失,研究发现中间体残体在肿瘤细胞中聚集影响初级纤毛的发生。更重要的是,中间体残体和初级纤毛在肿瘤细胞中均通过自噬途径降解,中间体残体还可以将肿瘤信号通路因子传递给初级纤毛进而影响肿瘤细胞的发生发展。本文综述了中间体残体和初级纤毛的基本结构及形成过程,详细阐述了中间体残体调控初级纤毛发生的具体机制,探讨及展望了中间体残体调控初级纤毛genetic relatedness形成在肿瘤发生发展和靶向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趋势。
黄葵胶囊联合沙格列汀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及对氧化应激指标、肾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黄葵胶囊联合沙格列汀治疗糖尿病肾病(DKD)的效果及对氧化应激指标、肾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100例DKD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沙格列汀)和观察组(常规对症治疗+沙格列汀+黄葵胶囊),每组50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过氧化氢酶(CAT)、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比寻找更多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pleen pathologyP>寻找更多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AT、T-AOC、SOD水平高于对照组,LPO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胱抑素C(Cys C)、Ⅳ型胶原(CⅣ)、β_2-微球蛋白(β_2-MG)、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ys C、CⅣ、β_2-MG、TIMP-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葵胶囊联合沙格列汀可有效调节DKD患者的氧化应激指标及肾纤维化指标水平,提升整体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根皮素联合透明质酸钠抑制大鼠模型术后腹腔粘连形成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 探究根皮素联合透明质酸钠预防大鼠术后腹腔粘连形成的效果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大鼠只行开关腹手术,其余4组行盲肠搔刮摩擦法造模成功后接受不同处理:对照组及根皮素组(PHL组)大鼠造模后关腹,透明质酸钠组(HA组)及根皮素联合透明质酸钠组(PHL+HA组)大鼠采用2 mL透明质酸钠凝胶涂抹受损腹壁及盲肠后关腹;术后使用根皮素治疗的组别(PHL组和PHL+HA组)每日予以lipid biochemistry2 Lorlatinib浓度mL由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解的40 mg/kg根皮素灌胃治疗,其余组别均予以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2 mL灌胃。术后第7天全身麻醉后处死Canagliflozin说明书大鼠,采用Nair’s评分评估术后第7天大鼠的粘连情况;并收集粘连组织或者正常腹膜组织(假手术组收集盲肠及其对面的腹膜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估Nrf2抗体染色程度,行HE染色评估炎症评分,行天狼星红染色评估胶原组织厚度,并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结果 所有大鼠均顺利完成实验,与对照组相比较,PHL+HA组的Nair’s评分、炎症评分、TGF-β1的表达水平、胶原组织厚度、MDA水平降低(P<0.05),SOD活性和Nrf2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 根皮素联合透明质酸钠可预防大鼠模型中术后腹腔粘连形成,这可能与降低炎症反应、减轻胶原沉积、激活Nrf2通路进而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间歇性θ节律爆发磁刺激改善阿尔茨海默病脑内线粒体功能障碍及其机制研究
背景和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以渐进性多认知域受损为主要临床特征,其发病率高、防治难度大,已被列为全球需要优先解决的公共健康问题。目前,针对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等主要致病物质的临床试验效果欠佳,迫切需要探索其他治疗方式来阻止AD的早期神经退行性变。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线粒体功能障碍可能是一个重要的AD防治靶点。研究显示,磁场对线粒体的多种功能具有直接调控作用。间歇性θ节律爆发磁刺激(Intermittent theta burst stimulation,iTBS)作为一种通过脉冲磁场调控神经网络活性的无创脑刺激技术,其对AD患者的多个认知域均有促进作用,是潜在的AD非药物治疗方式。铁硫簇组装蛋白1(Iron-sulfur cluster assembly 1,ISCA1)属于进化中高度保守的A型蛋白家族,在维持正常线粒体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能够响应磁刺激,提示ISCA1可能是外部磁场调控线粒体功能的重要靶点。因此,本研究拟探讨iTBS是否通过调控AD脑内线粒体功能改善认知和相关病理变化,以及ISCA1在iTBS调控AD线粒体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及机制。材料和方法1.iTBS对AD小鼠认知功能和病理变化的影响(1)iTBS对认知行为的影响:将6月龄的APP/PS1小鼠(Tg)和C57BL/6J小鼠(Wt)分为以下3组:Wt伪刺激组、Tg伪刺激组和Tg iTBS组。采用iTBS模式干预小鼠,1次/日,持续21天。在7月龄时,通过Morris水迷宫试验、旷场试验和Y迷宫试验检测小鼠的认知行为表现。(2)iTBS对AD相关病理变化的影响:行为学测试结束后,收集小鼠脑组织,采用组织学染色、免疫印迹和ELISA等方法,检测AD小鼠脑内的病理改变,主要包括Aβ沉积、Tau蛋白磷酸化、神经退行性变、突触可塑性和神经炎症。2.iTBS对AD小鼠脑内线粒体功能和神经元活性的影响(1)iTBS对AD脑内线粒体功能的影响:采用~(18)F-FDG PET检测小鼠脑内葡萄糖代谢,采用免疫组化、免疫印迹和生化分析的方法检测脑内氧化应激损伤和线粒体动力学。(2)iTBS对AD神经元活性的影响:采用电生理技术检测神经元兴奋性,在7月龄时,将小鼠快速断头取出大脑,将脑组织制备成300μm的脑片后,采用膜片钳的全细胞模式记录神经元放电情况;采用Neu N和c-FOS免疫荧光共染色检测小鼠脑内的神经元活性。3.ISCA1在iTBS调控AD线粒体功能中的作用(1)iTBS对PF-07321332ISCA1和线粒体铁硫簇组装的调控作用:在细胞实验中,采用过表达APP的SH-SY5Y细胞(SH-SY5Y-APP695),给予梯度iTBS刺激(0、150、300、600个脉冲),采用免疫印迹检测ISCA1的表达水平。在动物实验中,采用6月龄的APP/PS1小鼠,分为伪刺激组和iTBS组,iTBS模式干预小鼠,1次/日,持续21天,采用免疫印迹检测ISCA1、晚期铁硫簇组装相关蛋白和线粒体铁硫蛋白的水平。(2)ISCA1缺陷对iTBS介导的线粒体调控的影响:通过RNA干扰技术,采用si RNA-ISCA1和对照si RNA(si RNA-NC),在SH-SY5Y-APP695细胞中干扰ISCA1的表达,构建ISCA1缺陷的SH-SY5Y-APP695细胞模型。实验分组为:si NC伪刺激组、si NC iTBS组、si ISCA1伪刺激组和si ISCA1 iTBS组。iTBS模式在体外刺激细胞,1次/日,持续5天。采用免疫印迹检测晚期铁硫簇组装相关蛋白和线粒体铁硫蛋白的水平,采用Seahorse线粒体压力分析检测细胞氧化呼吸功能,采用JC-1探针(流式细胞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采用线粒体染色检测线粒体动力学。(3)ISCA1缺陷对iTBS介导的抗Aβ作用的影响:采用ISCA1缺陷的SH-SY5Y-APP695细胞模型,实验分组为:si NC伪刺激组、si NC iTBS组、si ISCA1伪刺激组和si ISCA1 iTBS组。进行5天的iTBS干预,通过ELISA检测细胞裂解物Aβ40和Aβ42水平。结果1.iTBS对AD小鼠认知功能和病理变化的影响(1)iTBS改善AD小鼠的认知障碍:与伪刺激组AD小鼠相比,经过iTBS干预的AD小鼠的认知行为缺陷明显减轻,体现为Morris水迷宫试验、旷场试验和Y迷宫试验中更好的行为学表现。(2)iTBS减轻小鼠的AD相关病理改变:与伪刺激组AD小鼠相比,经过iTBS干预的AD小鼠脑内的Aβ病理明显减轻,并伴随其他病理变化的改善,主要包括Tau蛋白磷酸化、神经退行性变、突触可塑性和神经炎症。2.iTBS对AD小鼠脑内线粒体功能和神经元活性的影响(1)iTBS改善AD脑内线粒体功能障碍:与Wt小鼠相比,7月龄AD小鼠脑内的葡萄糖摄取率明显降低,经过iTBS干预的AD小鼠脑内的葡萄糖摄取率显著增加。此外,iTBS还减轻AD小鼠脑内的氧化应激损伤,主要包括蛋白过氧化物(3-NT)和脂质过氧化物(MDA)的减少以及抗氧化系统(SOD、GSH和T-AOC)的增强。最后,iTBS还可促进AD小鼠脑内线粒体动力学平衡,主要表现为线粒体融合蛋白的表达增加和线粒体分裂蛋白的减少。(2)iTBS提升AD脑内神经元活性:与Wt小鼠相比,7月龄的AD小鼠皮层神经元的兴奋性明显降低,经过iTBS干预的AD小鼠皮层神经元兴奋性显著增加。此外,iTBS还可抑制AD小鼠海马和皮层神经元的c-FOS表达下调,从而增加神经元的活性。3.ISCA1在iTBS调控AD线粒体功能中的作用(1)iTBS调控ISCA1和线粒体铁硫簇组装通路:与Wt小鼠相比,7月龄AD小鼠脑组织的ISCA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在SH-SY5Y-APP695细胞中,ISCA1的蛋白表达水平随iTBS刺激脉冲数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在AD小鼠中,iTBS显著上调小鼠脑组织的ISCA1水平。此外,iTBS还可上调AD小鼠脑组织晚期铁硫簇组装通路相关蛋白和线粒体铁硫蛋白的水平。(2)干扰ISCA1的表达消除了iTBS介导的线粒体调控:与动物研究一致,iTBS上调SH-SY5Y-APP695细胞的ISBioluminescence controlCA1、晚期铁硫簇组装通路相关蛋白和线粒体铁硫蛋白的水平;采用si RNA干扰ISCA1后,iTBS的铁硫簇组装通路调控作用消失。此外,iTBS还可提升SH-SY5Y-APP695细胞的线粒MDV3100说明书体氧化呼吸能力和线粒体膜电位,并促进线粒体融合抑制线粒体分裂,采用si RNA干扰ISCA1后,iTBS的上述作用消失。(3)干扰ISCA1的表达消除了iTBS对Aβ的抑制作用:在SH-SY5Y-APP695细胞中,iTBS降低细胞裂解物Aβ水平;采用si RNA干扰ISCA1的表达后,iTBS对Aβ的抑制作用消失。结论iTBS可能通过改善AD脑内线粒体功能障碍,减轻AD认知缺陷和相关病理变化;ISCA1参与iTBS对AD脑内线粒体功能的调控过程,是AD经颅磁刺激治疗的潜在靶点。
补充番茄红素对青年女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氧化应激及主观疲劳感觉的影响
研究目的:自由式摔跤是一项高强度持续爆发的运动,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自由式摔跤运动员经常进行长时间、大强度的训练,其训练模式与Tabata运动模式相似,近年来已有摔跤队将Tabata训练作为日常训练的一种方式。但是这种高强度的训练会导致运动员体内堆积大量的自由基,使机体面临剧烈的氧化应激,引起运动疲劳,并且增长其训练后的恢复时间。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等抗氧化酶的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是评价机体的氧化应激水平的常用指标。番茄红素是人体内存在最多的一种类胡萝卜素,约占人体内类胡萝卜素总量的50%,其具有非常优秀的抗氧化能力,并已广泛应用于增强机体抗氧化、抗炎作用、保护心脑血管、保护皮肤、GDC-0973核磁增强免疫力等生物学研究中。在运动领域关于番茄红素的大量动物研究发现,番茄红素能提高机体运动后抗氧化酶的活性,减少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发生,促进机体抗氧化功能的恢复。一些关于运动员补充番茄红素的研究发现,补充番茄红素可以增强运动员一次性力竭运动时机体的抗氧化能力,降低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后脂质过氧化反应的程度。目前尚无青年女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补充番茄红素的研究,本研究拟基于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探讨番茄红素对氧化应激指标和主观疲劳感觉的影响,为运动性氧化损伤的防治提供实践探究与支持,为运动员的抗氧化补剂的选择提供参考。研究方法:以20名年龄15~18岁的优秀女子摔跤运动mechanical infection of plant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0人(补充四周番茄红素20 mg/d),对照组10人(补充安慰剂)。受试者在实验前2周未服用增强运动能力、抗疲劳功效的药物以及含VC、VE等具抗氧化能力的营养品,排除曾患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疾病以及有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者。所有受试者均有丰富的Tabata训练经验,实验采用Tabata Wod音乐伴奏,8个动作为:波比跳、腹肌两头起、弓步跳、登山跑、收腹跳、高抬腿、深蹲跳、防抱腿接抱腿。每个动作6次,每次20 s,每部分之间休息30 s,共计26 min左右。为了保证受试者在训练期间的运动强度,受试者心率需要达到大于或等于90%个人最大心率。研究期间的4周内,在每节训练课结束后30 min内,组织运动员填写主观疲劳量表(session 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s-RPE),记录主观感觉得分和训练时长。两组受试者均于实验前后周一7点采集空腹静脉血3 ml,此血样用于血常规的测量。其他采集血样时间点包括:(1)干预前安静值、(2)干预前运动后即刻、(3)干预四周后安静值、(4)干预四周运动后即刻。血样静置、离心、-20℃冻存,进行MDA、SOD、CAT、GSH-Px和T-AOC的检测是评价机体的氧化应激水平的常用指标。运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经方差齐性检验后,组间样本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样本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定义p<0.05为具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1.基线时两组间差异及运动前后抗氧化酶水平的变化(1)两组受试者在基线时血常规和抗氧化各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受试者的血常规及抗氧化水平无显著性差异。(2)与运动前相比,运动后两组的SOD、T-AOC水平显著性降低,MDA水平显著性升高;对照组CAT水平显著性降低。Tabata训练会引起青年女子运动员机体的抗氧化酶水平降低,产生大量的自由,使机体内脂质过氧化反应加剧。2.补充番茄红素缓解运动员氧化应激水平(1)组内比较结果显示,两组运动员白细胞显著增加,单核细胞和嗜碱粒细胞数显著减少,实验组淋巴细胞和嗜酸粒细胞数显著减少。与运动前相比,两组SOD和T-AOC水平显著下降,MDA含量非常显著性升高,实验组CAT水平显著升高。Tabata训练会引起青年女子摔跤运动员机体脂质过氧化程度加剧。(2)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干预后实验组比对照组单核细胞比率高且具有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运动前SOD、T-AOC水平显著升高,MDA水平显著降低;实验组运动后SOD、T-AOC水平显著升高,MDA水平显著降低。连续补充四周番茄红素可以有效减少因Tabata训练造成的不利影响。3.补充番茄红素降低运动员RPE得分(1)两组间,4周RPE周总得分、R获悉更多PE日均得分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每周的负荷量无显著性差异。(2)第2周实验组的RPE周总得分、RPE日均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食用番茄红素可以在心理上降低运动员一周课程中疲劳的感觉。但第1周、第3周和第4周两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结论:Tabata训练会引起青年女子摔跤运动员机体氧化应激程度加剧。补充4周番茄红素可以有效的增强青年女子摔跤运动员的血清抗氧化能力,有效清除高强度训练中产生的过量自由基,降低氧化应激水平。番茄红素可以降低女子摔跤运动员主观疲劳感觉,但是个体差异、补充剂量与方式还需进一步探索。
猴痘的流行病学及防治进展
猴痘是一种由猴痘病毒引Elexacaftor价格起的人兽共患病,其作为一种自限性疾病,以往缺乏特异性药物。自2022年5月以来,在全球不同区域内人类猴痘病例明显增加。已有国家将针对天花的抗病毒药物(如替考NSC 125973韦马、布林西多福韦、西多福韦等)和痘苗免疫球蛋白作为猴痘特异性治疗药物,主要用于重症和高危人群。虽然天花疫苗接种可能对猴痘病毒具有保护作用,并可能改善临床症状,然而是否需要接种疫苗,需要根据易感者或者暴露者个体的免疫状态、被感染的风险、可能发生感染的严重程度以及是否可以获取抗病毒药物来综合决定。目前不同国家可获取的天花疫苗共有3种:JYNNEOSTMbioceramic characterization、ACAM2000?和安万特巴斯德天花疫苗,其中前两种目前被推荐用于猴痘的预防接种。疫苗接种策略包括暴露前接种、暴露后预防和密切接触者的环形疫苗接种。本文就猴痘的背景知识、流行病学、预防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能为猴痘的防治和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帮助。
“二仙”调控AMPK-PGC1α通路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
目的:探究“二仙”(仙茅和仙灵脾)对SD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MIRI)具有保护作用,其可能通过AMPK-PGC1α通路发挥改善MIRI作用。方法:将60只160-180g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I/R)组、“二仙”低剂量(Er-Xian-L)组、“二仙”中剂量(Er-Xian-M)组、“二仙”高剂量(Er-Xian-H)组,每组12只。Sham组与I/R组均给予10ml/kg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灌胃2周,每天1次。Er-Xian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2.5g/kg、5g/kg、10g/kg原药剂量用提取物药液连续灌胃2周,每天1次。大鼠末次灌胃给药后,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MIRI模型,Sham组只穿线不结扎。先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缺血30 min,再进行再灌注2h后,通过TTC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CK-MB水平含量;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情况;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P-AMPKα(T172)、PGC1α蛋白表达水平。使用Graphpad 9.4.1软件数据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数据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Er-Xian对MIRI大鼠心梗面积的影响:TTC染色结果显示,I/R组心梗面积较Sham组显著增加,Er-Xian各剂量组心梗面积较I/R组均有明显下降。对Er-Xian各剂量组两两比较Median paralyzing dose,Er-Xian各剂量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表明Er-Xian预处理可以降低MIRI大鼠的心梗面积,并呈剂量依赖性。2.Er-Xian对MIRI大鼠血清CK-MB水平的影响:CK-MB结果显示,I/R组CK-MB水平较Sham组显著升高,ErPF-02341066研究购买-Xian各剂量组CK-MB水平较I/R组均有显著下降。对Er-Xian各剂量组两两比较,Er-Xian-M与Er-Xiaselleckchemn-H组的CK-MB水平较Er-Xian-L组具有显著性差异,而Er-Xian-M组与Er-Xian-H组的CK-MB水平无统计学意义。表明Er-Xian预处理呈剂量依赖性减轻MIRI大鼠心肌细胞CK-MB释放,发挥心肌保护作用。3.Er-Xian对MIRI大鼠心肌病理的影响:HE染色结果显示,Sham组心肌组织整体结构基本正常,心肌细胞排列整齐紧密,可见横纹,组织内未见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I/R组心肌组织整体结构异常,心肌细胞排列紊乱,部分心肌纤维分叉断裂,心肌间隙重度水肿,组织内可见炎症细胞浸润。Er-Xian各剂量组相较I/R组心肌细胞与心肌间隙水肿有不同程度减轻,并呈剂量依赖性显著抑制组织炎症细胞浸润。表明Er-Xian呈剂量依赖性改善MIRI大鼠心肌组织形态结构。4.Er-Xian对MIRI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的影响:TUNEL染色结果显示,I/R组心肌细胞凋亡率较Sham组显著升高,而Er-Xian各剂量组心肌细胞凋亡率较I/R组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对Er-Xian各剂量组两两比较,心肌细胞凋亡率水平均具有显著性差异。表明Er-Xian预处理呈剂量依赖性减轻MIRI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5.Er-Xian对MIRI大鼠P-AMPKα(T172)、PGC1α蛋白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ham组与I/R组的P-AMPKα(T172)、PGC1α表达量具有统计学意义,Er-Xian各剂量组P-AMPKα(T172)、PGC1α表达量与I/R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对Er-Xian各剂量组两两比较,各组间P-AMPKα(T172)、PGC1α的表达量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经过Er-Xian预处理后的MIRI大鼠的P-AMPKα(T172)、PGC1α蛋白表达量有明显增加,呈剂量依赖性上调了AMPK-PGC1α通路。结论:“二仙”通过减少心梗面积、降低CK-MB水平、改善心肌组织形态结构、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发挥改善MIRI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其作用机制与上调AMPK-PGC1α通路有关。
康复新液与奥美拉唑四联疗法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康复新液与奥美拉唑四联疗法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瑞昌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78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9例)与试selleck抑制剂验组(39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四联疗法治疗,试验组在奥美拉唑四联疗法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治疗。比较分INCB28060体内实验剂量析2组患者Hp清除率、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胃肠激素变化[胃泌素(GAS)、胃蛋白酶原Ⅰ(PGⅠ)、表皮生长因子(EGF)]以及不water remediation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Hp清除率为92.31%、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相比对照组的71.79、%79.49%均显著更高(P<0.05)。试验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嗳气、上腹隐痛、上腹胀满)改善时间相比对照组显著更短(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GAS、PGⅠ水平相比对照组显著更低、EGF水平显著更高(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康复新液与奥美拉唑四联疗法联合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效果显著,不仅能促使患者Hp转阴,加快临床症状改善,还能有效调节胃肠激素分泌,安全性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