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不同周期的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的血脂水平及氧化应激水平,科学地分析其变化规律。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正常饮食饮水)和处理组(正常饮水,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基础饲料+15%猪油+20%蔗糖+1.2%胆固醇+0.2%胆酸钠),两个组别在分为0、15、30、60和90 d 5个小组,观察记录动物的一般状态,在不同的时间节点处理动物,取血清、检测血脂水平和氧化应激水平,肝称重,计算肝系数,部分肝置于4%多聚甲醛中,进行HE组织病理学染色,部分肝组织匀浆,检测血脂水平。结果 模型组动物被毛暗淡无光泽,出现脱毛、行动迟缓的状态;体质量自15 d增长较为明显,肝系数自30 d开始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30 d和60 d血清中TG和CHO明显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90 d的TG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处理组自15 d开始血清中MDA升高,SOD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AOC自30 d开始明显降低,差异selleck合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组动物的肝组织自15 d开始,淋巴细胞聚集,肝细胞肿胀变性,细胞medial elbow核挤向一侧,直到90 d肝索排列紊乱,肝细胞肿胀,发生脂肪变性,胞质内有大小不等的空泡肝血窦受压变形等病理改变。结论 高脂血症动物模型成模率较高,但在药物预防和治疗作用的研究与分析中,应考虑到代谢的变化和周期的长短,除了血清指标外,建议增加组织和其他代谢酶活性的检测指标,更科学地分NSC 127716配制析药物的作用。
MMP-2、ET-1、IL-17在冠心病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血管内皮素-1(ET-1)、白细胞介素-17(IL-17)的表达水平。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5月MC3体内昌邑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13C-尿素呼气试验,按照Hp感染情况分为Hp阳性组(n=42)与Hp阴性组(n=38)。收集患者资料,检测MMP-2、ET-1、IL-17水平,分析3种因子水平的影响因素,并分析MMP-2水平与ET-1、IL-17水平的关系。结果:Hp阴性组血清MMP-2、ET-1、IL-17水平低于Hp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Hp感染时间、冠心病确诊时间患者MMAM-2282说明书P-2、ET-1、IL-17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支血管病变患者MMP-2、ET-1、IL-17水平高于单只血管Mutation-specific pathology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2水平与ET-1、IL-17水平呈正相关(r=0.287,0.283,P=0.013,0.014)。结论:冠心病合并Hp感染患者血清中MMP-2、ET-1、IL-17水平升高,MMP-2水平与ET-1、IL-17的表达呈正相关,且3种因子高表达易导致患者出现多支血管病变。
Bta-miR-101对牛睾丸支持细胞增殖、凋亡及分泌的影响
旨在探究bta-miR-101对牛睾丸支持细胞增殖、凋亡及分泌的影响。本研究采集3日龄(n=3)与13月龄(n=3)健康公牛的睾丸组织,构建安格斯牛组织表达谱,验证了bta-miR-101在两个时期显著差异表达Emricasan。利NSC125066使用方法用在线工具(TargetScan、miRTarBase、miRDB及miRWalk)预测miR-101的靶基因,并利用KOBAS对其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将miR-101的模拟物与抑制物分别转染至牛睾丸支持细胞中,利用RT-qPCR、Western Blotting以及CCK-8等技术检测细胞增殖、凋亡及分泌相关基因表达量以及细胞增殖系数。通过4种在线软件预测到26个bta-miR-101的共同靶基因soft tissue infection,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这些基因主要富集在核质、蛋白质结合、JAK-STAT 的受体信号通路上,这些信号通路与细胞分化、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等生物过程有着不同程度的关联。RT-qPCR结果显示bta-miR-101在牛初生期睾丸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性成熟时期(P<0.05),与实验室前期测序结果一致。转染miR-101的模拟物与抑制物后,发现相较于对照组,miR-101 mimics可以促进增殖相关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量,并显著升高支持细胞的增殖系数,同时抑制凋亡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量(P<0.05);miR-101 inhibitor可以抑制增殖相关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量,同时促进凋亡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量(P<0.05)。在细胞分泌方面,miR-101对分泌标志基因GNDF、BMP4的转录有影响,但对雄激素结合蛋白的分泌影响不显著。综上所述,miR-101促进牛睾丸未成熟支持细胞的增殖并抑制其凋亡,对雄激素结合蛋白的分泌无显著影响。
十摄汤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尿血(肾虚瘀热证)的临床研究
目的:本课题在于研究导师经验方十摄汤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尿血肾虚瘀热证的疗效,为今后中医治疗紫癜性肾炎尿血提供依据与新思路。方法:本课题研究病例均采集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门诊就诊患儿。以符合紫癜性肾炎尿血肾虚瘀热证者为研究对象,共64例,分为两组,每组32例。治疗组采取服用十摄汤,对照组口服肾炎康复片。以4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8周,即两Ceralasertib个疗程。入组Risque infectieux后,分别于患者开始治疗前、治疗第四周末、治疗第8周末记录尿常规中尿红细胞计数以及隐血情况,并进行中医证候比较,最后得出实验结论。结果:1.从临床疗效分析得出:治疗组83.9%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60.0%的临床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从中医证候总疗效分析得出:治疗组中医证候90.3%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Rapamycin使用方法组63.3%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从中医证候单项疗效分析:对比两组中医证候:皮肤紫癜、腰脊酸软、多汗、夜尿增多的积分情况,治疗组中医证候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摄汤用于治疗紫癜性肾炎尿血肾虚瘀热证,对患儿临床症状和化验指标的改善效果明显,且未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克拉霉素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目的 观察克拉霉素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Bafilomycin A1院收治的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84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多西环素组与克拉霉素组,各42例。多西环素组予以奥美拉唑肠溶片、阿莫西林胶囊、枸橼酸铋钾片、盐酸多西环素片,克拉霉素组予以奥美拉唑肠溶片、阿莫西林胶囊、枸橼酸铋钾片、克拉霉素片。2组均连续治疗2周Tofacitinib使用方法。比较2组Hp根除率、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2周后临床症状评分、胃肠功能指标epigenetic biomarkers[胃蛋白酶原Ⅰ(PG-Ⅰ)和胃蛋白酶原Ⅱ(PG-Ⅱ)]、健康调查量表36(SF-36)评分,不良反应。结果 克拉霉素组Hp根除率高于多西环素组(100.00%vs. 80.95%,χ~2=6.770,P=0.009)。克拉霉素组总有效率高于多西环素组(97.62%vs. 80.95%,χ~2=4.480,P=0.034)。治疗2周后,2组腹胀、腹痛、反酸、嗳气评分低于治疗前,且克拉霉素组低于多西环素组(P<0.01);2组PG-Ⅰ、PG-Ⅱ水平低于治疗前,且克拉霉素组低于多西环素组(P<0.01)。治疗2周后,克拉霉素组躯体、情感、社交、角色、生命活力评分高于多西环素组(P<0.01)。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针对感染Hp的患者采用克拉霉素四联疗法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更有利于改善胃肠功能,提高Hp根除率及生活质量,减轻临床症状,且用药安全性高。
盐酸羟考酮对舌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盐酸羟考酮对舌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行舌癌根治术的舌癌患者11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舒苏太尼复selleck NMR合咪达唑仑进行麻醉诱导,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术后,观察组给予selleckchem LGK-974盐酸羟考酮自控镇痛泵,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自控镇痛泵。结果 术后2,6,24 h,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telephone-mediated care的苏醒期血清血红素加氧酶-1、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丙二醛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术毕警觉-镇静分级量表(OA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疼痛数字等级评定量表(N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P> 0.05)。结论 盐酸羟考酮用于舌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后镇痛,可有效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减轻氧化应激反应,稳定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水平,且不影响麻醉苏醒时间,安全性高。
鹿茸骨化组织胶原肽的制备与抗氧化活性研究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在现代社会中,氧化应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从生物原料如胶原蛋白中提取的具有抗氧化活性的生物活性肽因其安全性高、活性强且易吸收、易获取等优势逐渐引起关注。鹿茸作为哺乳动物唯一可完全再生的器官,其生长十分迅速,可达到2cm/天,但其根部由于骨化严重,传统热炸法加工方式难以对其充分利用。研究表明鹿茸骨化组织胶原蛋白的含量十分丰富,且鹿源产品污染风险小、使用限PLX3397小鼠制少。因此,鹿茸骨化组织是一种良好的生物活性肽来源。本研究以鹿茸骨化组织为原料,分别利用醋酸和胃蛋白酶制备胶原蛋白,随后选取中Post-operative antibiotics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胰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对两种方法获得的胶原蛋白分别进行水解,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比较两种胶原蛋白酶解产物抗氧化性能差异并筛选最适蛋白酶。进一步利用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法优化酶解工艺并以超滤法和尺寸排阻色谱法分离纯化出抗氧化活性最强的胶原肽,并检测胶原肽的氨基酸组成。实验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为最佳水解酶,并确定胃蛋白酶提取胶原蛋白作为胶原肽来源。优化获得最佳酶解工艺为酶用量3200U/g、酶解温度为52℃、p H为6.1、底物浓度为10%、酶解时间3h,此条件下酶解产物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73.41±0.48%。经分离纯化后获得抗氧化活性最强的鹿茸骨化组织胶原肽,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90.58±1.27%。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该胶原肽selleckchem中具有抗氧化能力的氨基酸占比较高。为进一步确定获得的鹿茸骨化组织胶原肽的抗氧化活性,在体外水平与细胞水平对其进行综合检测。体外水平主要检测了胶原肽对常见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对质粒DNA氧化损伤的保护能力,细胞水平检测了胶原肽对H_2O_2诱导的HaCaT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的影响。体外实验结果显示胶原肽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90.66%,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为78.33%,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99.59%,羟基自由基清除率为83.34%,并对质粒DNA的氧化损伤具有保护能力。在细胞水平,胶原肽的预处理可显著抑制HaCaT细胞内ROS的积累以及脂质过氧化反应,提高CAT、SOD和GSH-Px等抗氧化酶的酶活力,保护HaCaT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并维持细胞活力。利用鹿茸骨化组织胶原肽作为核心原料设计面膜精华液、面霜、精华乳三款护肤化妆品,对其分别进行感官测试、稳定性检测、微生物检测、理化检测以及毒理学检测。结果证实三款化妆品肤感较好,稳定性达标,卫生度达标,重金属及有害物质含量符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且对皮肤无刺激性,最终成功获得三个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文号。综上,本研究建立了具有较强抗氧化活性的鹿茸骨化组织胶原肽酶解工艺,并建立了基于超滤法及尺寸排阻色谱法的分离纯化工艺。在体外水平和细胞水平分别检测了鹿茸骨化组织胶原肽的抗氧化活性。同时设计出三款基于鹿茸骨化组织胶原肽的化妆品生产工艺,进行了化妆品的安全性检测并获得化妆品备案文号。为鹿茸产品的深度开发应用以及具有抗氧化能力的生物活性肽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护士主导专病一体化护理在青光眼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护士主导PDCD4 (programmed cell death4)专病一体化护理在青光眼患者围手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4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47例,对照组47例)。对照组围术期采用常Q-VD-Oph化学结构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围术期采用护士主导专病一体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心理韧性、治疗依从度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各项维度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RP56976体外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士主导专病一体化护理在青光眼患者围术期应用能有效提高患者心理韧性,对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有积极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海参肽的抗氧化稳定性及对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究不同水解度海参肽(低水解度为SCP-L和高水解度为SCP-H)的抗氧化稳定性及对H_2O_2诱导的L929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首先以羟自由基清除率(·OH)为评价指标,考察温度、pH、食品配料、金属离子和模拟胃肠环境对海参肽抗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然后,利用H_2O_2诱导L929细胞建立氧化应激损伤模型,测定细胞的存活率及细胞水平的抗氧化指标。结果:在20~100℃范围,SCP-L和SCP-H均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氯化钠、Cu~(2+)、Zn~(2+)、碱性和模拟胃液环境下降低了其抗氧化稳定性;模拟胃肠消selleck VX-445化,提高了SCP-L和SCP-H的抗氧化活性。SCP-L和SCP-H质量浓度在0.2~0.8 mg/mL时,显著提高了氧化Mobile social media损伤L929细胞的存活率;与模型组相比,SCP-L和SCP-H质量浓度为0.6 mg/mL时,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分别显著下降了20.LY2157299采购67%和25.91%,丙二醛(MDA)含量分别显著下降了26.39%和44.36%,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分别显著提高了89.63%和130.17%,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分别显著提高了26.22%和40.41%。结论:海参肽在储存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与碱性、含氯化钠、Cu~(2+)和Zn~(2+)等环境因素接触。SCP-L和SCP-H均能有效阻止H_2O_2诱导的L929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且SCP-H效果优于SCP-L。
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进展的危险因素分析及临床预测模型的构建
目的本研究旨在寻找糖尿病肾病(DKD)患者出现肾功能进展的危险因素,并建立简单而有效的临床预测模型来评估DKD患者肾功能进展的风险,为临床上DKD患者的治疗和随访提供参考依据。Barasertib溶解度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22年9月30日多次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就诊且病例信息完整的DK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excel的简单随机分组,按照7:3的比例将所有患者分为建模数据集和验证数据集。在建模数据集中,根据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年下降是否大于5ml/(min·1.73 m~2)分为肾功能进展组和肾功能未进展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及LASSO回归分析筛选DKD患者肾功能进展的危险因素,并用得到的危险因素分别构建临床预测模型,P<0.05表示两组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分别对两个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及临床实用性进行评价,并通过净重分类改善指标和综合判别改善指数进一步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筛选出最优模型。最后,将最优模型转化为预测方程及列线图,方便临床医生使用。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808例DKD患者,其中男性530例,女性278例。按肾功能是否进展分为两组,进展组173例,未进展组Chronic medical conditions635例,出现肾功能进展的概率为21.41%。将所有患者按照7:3的比例分为2组,建模数据集565例,验证数据集243例,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衡可比,P>0.05。2.Logistic回归分析共筛选出7个危险因素,构建的模型为模型1;LASSO回归分析共筛选出6个危险因素,构建的模型为模型2。模型1建模数据集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12,验证数据集的AUC为0.791;模型2建模数据集的AUC为0.807,验证数据集的AUC为0.768,模型1的区分度更高。HosmerLemeshow检验:模型1建模数据集的P值为0.285,验证数据集的P值为0.284;模型2建模数据集的P值为0.249,验证数据集的P值为0.337,综合分析校准曲线的结果提示模型1的校准性能更好。临床曲线分析(DCA)显示建模数据集中模型1的高风险阈值区间范围大约为1%-90%之间,模型2的高风险阈值区间范围大约为1%-82%之间,模型1有更强的临床实用性。另外,与模型2相比,模型1的NRI提高了2.44%,IDI提高了1.50%,最终确定模型1为最优模型。纳入模型的变量包括收缩压(SBP)、24h尿蛋白定量(UTP)、血尿酸(SUA)、血钙(Ca)、血磷(PHOS)、总胆固醇(TC)、合并眼底病Others抑制剂变等。最后,将最优模型转化为了预测方程及列线图。结论SBP、UTP、SUA、Ca、PHOS、TC及合并眼底病变是DKD患者肾功能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以SBP、UTP、SUA、Ca、PHOS、TC及合并眼底病变7个预测因子构建的临床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实用性,对预测DKD患者是否出现肾功能进展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