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PV1基因甲基化水平及不同依恋类型对抑郁障碍影响的研究

目的: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研究TRPV1基因及依恋类型与抑郁障碍(MDD)的相关性,并进一步探讨TRPV1基因甲基化水平及不同的依恋类型参与MDD发病过程的可能方式。方法:病例组选取2022年1月~12月于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80例MDD患者,对照组选取同时期于体检中心健康查体的80例健康者。对160名研究对象的血样进行TRPV1基因70个CpG位点的甲基化水平检测,并与对应的成人依恋量表(AAS)中呈现的依恋类型相结合,使用SPSS26.0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间TRPV1基Dolutegravir体内因CpG位点甲基化水平及AAS量表结果之间的差异,对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1)病例组与对照组间的依恋类型、TRPV1基因甲基化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性别和年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依恋类型与MDD存在强相关性,但与TRPV1基plasmid-mediated quinolone resistance因甲基化水平的相关性不显著;(3)回归分析显示不安全型依恋以及cg26537098、cg20723599、cg20116413位点的高甲基化水平是MDD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安全型依恋人群罹患MDD的风险是GSK J4安全型依恋的人群的6.66倍(OR:6.66,CI:2.76~16.03);cg26537098位点甲基化水平每增加1个标准化单位,罹患MDD 的风险增加 120%(OR:2.20,CI:1.40~3.45);cg20723599位点甲基化水平每增加1个标准化单位,罹患MDD的风险增加82%(OR:1.82,CI:1.16~2.85);cg20116413位点甲基化水平每增加1个标准化单位,罹患MDD的风险增加72%(OR:1.72,CI:1.08~2.75)。结论:TRPV1基因的差异甲基位点在MDD人群中的甲基化水平较高。TRP V1基因cg26537098、cg20723599、cg20116413 位点高甲基化水平及不安全型依恋是MDD的独立危险因素。由不安全型依恋和TRP V1基因 cg26537098、cg20723599、cg20116413 位点高甲基化水平所构建的回归模型可以用来预测MDD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