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分析具有不同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特点及发生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的独立影响因素。为IgAN患者病理诊断,治疗提供新的无创标记物。方法:收集2017selleck MC3年1月-2021年6月确诊原发性IgAN患者315例的临床实验室资料及病理结果。选取不同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g/l)的中位数为截断值,分为高IgA水平组、低IgA水平组;高Ig G水平组、低Ig G水平组;高Ig M水平组、低Ig M水平组。采用t/χ~2检验分析不同组别患者的临床、肾脏病理学资料的差异性。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发生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T)的独立影响因素,并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验证特异度及敏感度。结果:1.高IgA水平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平均动脉压、血红蛋白、24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血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C3、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 GFR)、Ig M、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分期、牛津分型与低IgA水平组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P>0.05)。高IgA水平组补体C4、胱抑素-C、Ig G水平略高于低IgA水平组(P<0.05)。2.高Ig G水平组年龄、平均动脉压、血红蛋白、血尿素氮、血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C4、IgA水平相比于低Ig G水平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低Ig G水平组男性比例、BMI、24h尿蛋白、血肌酐、CKD2-5期比例高于高Ig G水平组,而C3、血清白蛋白、e GFR、Ig M水平低于高Ig G水平组(CSF AD biomarkersP<0.05)。低Ig G水平组患者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T1-2)发生率高于低Ig G水平组(P<0.05)。3.高Ig M水平组年龄、BMI、平均动脉压、血清白蛋白、胱抑素-C、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C4、IgA相比于低Ig M水平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低Ig M水平组男性比例、24BAY 73-4506研究购买h尿蛋白、血肌酐、血尿酸、CKD2-5期比例高于高Ig M水平组,而高密度脂蛋白、C3、e GFR、Ig G水平低于高Ig M水平组(P<0.05)。低Ig M水平组患者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T1-2)、新月体形成(C1-2)发生率高于低Ig G水平组(P<0.05)。4.低Ig M水平、补体C3、e GFR是原发性IgAN患者发生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T)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5.Ig M水平、补体C3水平、e GFR对诊断存在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T)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结论:1.血清IgA水平高低,在临床特点、病理类型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2.肾活检时低Ig G、低Ig M水平,临床肾损伤严重,多数已进展至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3.原发性IgAN患者,肾活检时补体C3、e GFR、低Ig M水平是发生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T)的独立影响因素。且以补体C3水平诊断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T)的敏感度及特异性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