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中医定向透药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肿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补阳还五汤中医定向透药治疗TKA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患肢肿痛的短期疗效,为TKA术后减少患肢肿痛等并发症提供借鉴,寻找改善术后患肢肿痛的治疗方法。方法:通过观察70例诊断为KOA并接受TKA手术治疗且术后中医证型为气虚血瘀证的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法进行分组,最终纳入符合要求的患者65例,其中试验组共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33例,对照组共32例,试验组术后采用补阳还五汤中医定向透药治疗+常规治疗,对照组术后只采用常规治疗,两组均接受相同疗程(14天)的治疗,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3、7、14天的视觉疼痛评分、患肢膝关节不同部位的肢体周径情况,术前、术后3、7、14天的膝关节HSS评分情况,术前、术后1、14天超敏C-反应蛋白、D-2聚体、纤维蛋白原指标情况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有效率,对不同时间点的数据进行组内、组间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病例在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eralasertib分子量患者在术前及术后1天各项临床观测指标及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疼痛评分方面:治疗3天后试验组VAS评分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14天后试验组评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3.肿胀方面:对髌骨中点上10cm及髌骨中点下10cm的肢体周径比较,试验组在术后3、7、14天患肢周径均明显小于对照获悉更多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4.功能评分方面:试验组在术后3、7天的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术后14天的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实验室指标方面:术后14天试验组CRP小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天试验组D-2聚体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天试验组FIB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中医证候积分及有效率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在治疗后得到改善,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25%,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TKA术后采用补阳还五汤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能够促进术后早期患肢肿胀的消退,降低血液D-2聚体、FIB指标,改善机体高凝状态以及纤溶亢进。2.TKA术后采用补阳还五汤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肢疼痛,提高HSS评分,促进膝关节功能早期恢复。3.TKA术后采用补阳还五汤中医定向透药治疗可以降低TKA术后气虚血瘀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患者术后气虚血瘀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