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脏疾病维持性血透患者生存率危险因素分析及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目的】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已成为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是终末期DKD患者的主要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寻找影响DKD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生存率的危险因素及构建生存预测模型,以实现临床干预,对改善DKD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长期预后尤为关键。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DKD维持性血液透析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临床随访以建立DKD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10年生存分析,评估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率的危险因素,并构建一个长期生存列线图预测模型,为评估患者的死亡风险和制定相应治疗方案提供建议。【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21年1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Pathology clinical中心首次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DKD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死亡结局,将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指标的基线水平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利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计算DKD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入透析后1年至10年的总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筛选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根据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采用R软件构建患者10年更多预后生存风险列线图并采用一致性指数(C-index)和生存概率标准曲线来验证列线图对患者生存概率预测的区分度和符合度,以上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软件和R软件进行。【结果】共162名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DKD患者纳入本研究。分为存活组88例(54.32%)和死亡组74例(45.68%)。在一般资料的比较中,两组患者的性别、首次透析年龄、糖尿病病程、合并心脑血管疾病、透析血管通路、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临床指标之间存在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验室检查结果的比较中,两组之间的红细胞分布宽度、血清总蛋白、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 GFR)、高密度脂蛋白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1)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示,进入维持性血液透析的DKD患者在透析后1-8年和10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7.0%、72.3%、63.8%、57.2%、51.6%、40.7%、31.7%、26.4%和19.8%;(2)COX单因素变量分析发现包括开始透析年龄、性别、合并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病程、BMI、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和e GFR,7个变量与患者长期生存率密切相关(P<0.05);将这7个差异有统计学的变量进一步纳入COX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示:开始透析年龄(HRMLN8237 IC50=1.033,95%CI:1.008~1.059,P=0.010)、糖尿病病程(HR=1.052,95%CI:1.014~1.092,P=0.007)、NLR(HR=1.113,95%CI:1.047~1.183,P=0.007)、e GFR(HR=0.835,95%CI:0.741~0.939,P=0.003),4个变量因子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3)利用这4个变量因子绘制了一个列线图生存预测模型,可预测患者进入透析后1年、3年、5年、8年及10年的生存率;最后计算得出该列线图模型的C-index为0.769(95%CI:0.741~0.797),并绘制了1年和中位生存期(5年)的生存概率标准曲线,曲线显示预期概率和实际观察概率之间均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1)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纳入的维持性血液透析DKD患者在透析后1年、2年、3年、4年、5年、6年、7年、8年和10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7.0%、72.3%、63.8%、57.2%、51.6%、40.7%、31.7%、26.4%和19.8%。(2)COX生存分析显示DKD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开始透析年龄、性别、是否合并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病程、BMI、NLR和e GFR这7个因素与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密切相关,但性别、是否合并心血管疾病、BMI并不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3)基于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利用开始透析年龄、糖尿病病程、NLR和e GFR这4个临床特征变量建立的DKD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生存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在通过区分度和符合度验证时表现出了统一性,提示该模型可为临床评估DKD血透患者长期生存率提供潜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