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研究氯膦酸二钠脂质体不同给药剂量和方式对骨髓巨噬细胞的清除效果。方法 用雄性BALB/c和Cselleck化学57BL/6小鼠复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模型,随机分为HSCT组、HSCT+ip100组(HSCT+氯膦酸二钠脂质体腹腔注射100μL)、HSCT+iv100组(HSCT+氯膦酸二钠脂质体静脉注射100μL)、HSCT+iv150组(HSCT+氯膦酸二钠脂质体静脉注射150μL)、HSCT+iv200组(HSCT+氯膦酸二钠脂质体静脉注射200μL)、HSCT+iv250组(HSCT+氯膦酸二钠脂质HbeAg-positive chronic infection体静脉注射250μL)。HSCT后第1天注射氯膦酸二钠脂质体,之后每5天注射1次,直至相应时间点获取样本。采用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骨髓巨噬细胞数量的变化,依据全血细胞计数确定外周血的变化,HE染色观察骨髓腔损伤。结果 与HSCT组比较,其余各组小鼠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加(P <0.05)。与氯膦酸二钠脂质体腹腔注射相比,静脉注射骨髓巨噬细胞清除效果明显(P <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氯膦酸二钠脂质体静脉注射清除效果随着脂质体剂量的增加而更加明显。HE染色结果显示PS-341化学结构,随着氯膦酸二钠脂质体剂量的增加,骨髓腔中的脂肪空泡越来越多。结论氯膦酸二钠脂质体静脉注射清除骨髓巨噬细胞优于腹腔注射,在一定剂量内,骨髓巨噬细胞随着氯膦酸二钠脂质体注射剂量的增加,清除效果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