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耳颗粒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及对认知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目的:观察槐耳颗粒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对肿瘤标志物、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12月丽水市人民医院治疗的80例老年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Right-sided infective endocarditis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新辅助化疗方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槐耳颗粒治疗。2组均以21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后评估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水平、认知功能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PLX-4720:治疗后,研究组客观有效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87.50%(35/40)、95.00%(38/40),对照组分别为60.00%(24/40)、80.00%(32/4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EA、CYFRA2ERK抑制剂1-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2项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7.50%(3/40),对照组为25.00%(10/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D3+、CD4+、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CD8+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但研究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皮疹、恶心呕吐、贫血、肝肾功能异常、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槐耳颗粒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老年NSCLC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免疫功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且安全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