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雌激素鹰嘴豆芽素A(BCA)对肝纤维化去势小鼠模型的改善作用及机制

目的 探究植物雌激素鹰嘴豆芽素A(BCA)对CCl_4诱导的雌性双侧卵巢切除(去势)小鼠肝纤维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取50只去势雌性昆明小鼠,腹腔注射CCl_4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将建模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成模型组、阳性对照组、BCA低、中、高剂量组各10只,同时选取10只同批雌性小鼠切除双侧卵巢旁少量脂肪组织作为假手术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的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阳性对照组用雌二醇2 mg/kg灌胃,BCA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25、50、100 mg/kg BCA灌胃,1次/d,连续7周。给药结束后麻醉处死小鼠取材,测定肝指数和子宫指数,HE及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生化法检测AST、ALT活性,ELISA法检测肝组织中IL-6、TNF-α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定肝组织中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雌激素受体β(ERβ)、CCRG 81045生产商p-NF-κBp65/NF-κBp65蛋白的相对表达量。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及进一步两两比较均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肝指数升高,子宫指数降低,血清AST和ALT活性、肝组织中IL-6、TNF-α水平及CollagenⅠ、TGF-β_1、α-SMA、p-NF-κBp65/NF-κBp65蛋白表达local intestinal immunity均升高(P值均<0.05),肝组织ERβ表达变化不明显(P>0.05),模型组肝组织明显纤维化病变,出现肝细胞水肿、脂肪样变、坏死并伴有炎细胞浸润,胶原纤维增生沉积、交错分布。与模型组比较,BCA各剂量组肝指数降低,血清ALT和AST活性、肝组织IL-6、TNF-α水平及CollagenⅠ、TGF-β_1、α-SMA、p-NF-κBp65/NF-κBp65的蛋白表达均降低(P值均<0.05),子宫指数无明显变化(P>0.05),肝组织ERβ蛋白表达升高(P<0.05),肝组织的纤维化病变有不同程度改善Apoptosis抑制剂。结论 BCA可有效改善CCl_4诱导的雌性去势小鼠肝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ERβ抑制NF-κB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而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