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有害真菌,黄曲霉菌(Aspergillus flavus)极易侵染玉米、花生和小麦等粮食作物,不仅损害粮食品质,而且影响经济效益;易侵染人畜,导致人畜患曲霉病;更重要的是,黄曲霉菌可以产生大量有害的代谢物,其中黄曲霉菌毒素B_1(AFB_1)是最常见的一种,已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Ⅰ类致癌物。针对黄曲霉菌的防控,目前常见的措施有:a.微波、辐射和光调控等物理方法;b.山梨酸钾、苯甲酸钠和臭氧等化selleckchem Fulvestrant学方法;c.拮抗菌及其产酶、芽孢菌及其产酶等生物方法。但上述方法因为操作难度高、易产生耐药性和应用度不高等缺点在使用过程中受到限制。植物源活性成分因绿色、高效和安全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关注。本文主要研究麝香草酚、香芹酚、邻香兰素、柠檬醛、丁香酚、石榴果皮和生姜精油(GEO)等不同来源的植物源活性成分对黄曲霉菌的抑制效果及生姜精油壳聚糖膜(GEO-C)在食品中的应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中草药中选取5种植物源活性成分,进行两两复配,筛选出当柠檬醛和丁香酚浓度为1/4MIC+1/4MIC时,其联合抑菌指数(FIC)为0.5,对黄曲霉菌具有协同抑菌作用。碘化丙啶(PI)染色实验表明柠檬醛与丁香酚结合会破坏黄曲霉菌细胞膜完整性;细胞内容物释放、相对电导率及细胞外pH值测定实验结果显示,细胞内核酸、离子等物质泄露以及胞外酸性物质含量较高;荧光白染色实验表明,黄曲霉菌菌丝内部隔膜遭到破坏;72 h时用1/4MIC+1/4MIC的柠檬醛和丁香酚处理花生,能完全抑制花生上黄曲霉菌的生长,为减少抑菌剂使用量,降低成本提供科学依据。(2)石榴果皮乙醇提取物可以抑制黄曲霉菌的生长。石榴果皮提取物抑制黄曲霉菌菌丝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10 mg/mL。PI染色实验表明,石榴果皮提取物破坏黄曲霉菌细胞膜完整性且破坏程度与石榴果皮提取物浓度呈正相关;细胞内容物释放、相对电导率及细胞外pH值测定实验说明,随着石榴果皮提取物浓度的增加,OD_(260)和相对电导率升高,pH值降低,表明石榴果皮提取物提高黄曲霉菌细胞膜通透性,从而导致细胞内核酸、离子等物质的渗漏;细胞膜内总脂质含量降低,表明石榴果皮提取物破坏黄曲霉菌细胞膜成分;同时体外抑菌实验表明,石榴果皮提取物具有应用于食品保鲜的潜力,可以达到果皮废弃物再利用的效果。(3)以生姜为原料,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GEO,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GEO,共检测到104种化合物,其中含量最高的是α-姜油烯25.3%。GEO对黄曲霉菌接触抑菌的MIC为8μl/mL。P此网站I染色实验、细胞内容物释放实验、相对电导率和细胞外pH值测定实验结果表明,GEO破坏了黄曲霉菌细胞膜的完整性,导致细胞内核酸、离子和酸性物质的泄露;总脂质、麦角固醇含量测定实验表明,GEO破坏了黄曲霉菌菌丝细胞膜成分;在体外抑菌实验中,MIC组可完全抑制黄曲霉菌在花生和玉米上的生长。(4)将3 g壳聚糖溶于150 mL1.5%的冰醋酸中,40℃搅拌至完全溶解,加入0.45g吐温以及不同浓度的GEO和吐温80制备GEO-C。测定薄膜的厚度、溶胀度、水溶性、挥发性成分含量及透光率,结果表明膜厚度随GEO浓度的升高而显著升高,溶胀度、水溶性、挥发性成分含量及透过率随GEO浓度的升高显著降低;DPPH和ABST自由基清除率实验表明,随GEO浓度升高,GEO-C的自由基清除率显著上升,表明GEO-C具有抗氧化性。将GEO-C应用到花生酱中,并研究该膜在储藏期间对花生酱抑菌immune modulating activity效果、pH值、质构、酸价、过氧化值、硫代巴比妥酸和羰基含量的影响,同时与不做任何处理的花生酱进行对比,结果表明GEO-C能抑制花生酱中黄曲霉菌的生长,对pH值无明显影响,使花生酱粘性变小,降低脂质氧化速率和蛋白氧化速率,从而改善花生酱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