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性皮肤检测技术评估不同类型敏感性皮肤的面部红斑

【目的】敏感性皮肤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综合征,伴或不伴有面部红斑。由于其面部红斑的产生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临床治疗后常易反复,严重影响敏感性皮肤人群的身心健康。本研究通过乳酸刺痛试验(Lactic acid sting test,LAST)和辣椒素试验(Capsaicin test,CAT)将敏感性皮肤受试者分为不同类型,使用无创性皮肤检测仪器,客观评估不同类型敏感性皮肤面部红斑的严重程度,并分析其面部红斑产生的原因。【方法】通过敏感量表7(SS-7)将受试者分为敏感性皮肤组(Sensitive skin,SS)以及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genetic mouse models,NC)。所有受试者经过专业医务人员进行视觉红斑评分,然后再通过LAST及CAT将敏感性皮肤受试者分为:乳酸刺痛试验阳性组(L~+),乳酸刺痛试验及辣椒素试验均阳性组(L~+C~+),辣椒素试验阳性组(C~+),乳酸刺痛试验及辣椒素试验均阴性组(L~-C~-),比较不同类型敏感性皮肤受试者敏感量表分数以及敏感量表中各影响因素分布的差异性。分别使用皮肤分光光度计、LAB色度计以及皮肤敏感度测试仪检测五组受试者LAST及CAT前后红斑指数(Erythema index,EI值)、a*值及组织活力成像值(Tissue viability imaging,TIVI值),分别比较五组受试者在辣椒素及乳酸刺激前的主观红斑评分及EI值、a*值、TIVI值的差异性,从而对面部红斑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计算辣椒素及乳酸刺激前后的△EI,△a*,△TIVI,比较其差异性,并通过线性相关分析辣椒素试验的分值与EI值、a*值,TIVI值的相关性,以明确面部红斑产生的原因。【结果】1.一般情况:本次研究共纳入197名受试者,平均年龄为25.25±2.79岁,SS受试者163人,其中男性11人,女性152人;正常对照组34人,其中男性6人,女性28人;通过乳酸刺痛试验及辣椒素试验将SS受试者分为四组:L~-C~-组有33人(16.7%),C~+组有36人(18.3%),L~+组有35人(17.8%),L~+C~+组59人(29.9%)。五组在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对五组敏感性皮肤人群敏感量表的分数进行差异性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L~+C~+组敏感量表总分数高于L~-C~-组及NC组(p<0.05);L~-C~-组,C~+组及L~+组敏感量表分数高于NC组(p<0.05)。敏感量表分数与CAT分数、LAST分数、EI值,a*值及TIVI值为正相关性(p<0.05)。3.通过敏感量表中的不同问题,分析引起不同类型敏感性皮肤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L~-C~-组,C~+组,L~+组,L~+C~+组在寒冷/炎热的天气或环境、迅速的温度变化以及污染、压力/情绪或月经周期变化引起皮肤敏感方面未见明显差异(p>0.05)。L~+C~+组敏感性皮肤人群在因使用化妆品产生不良反应以及风吹或使用化妆品而感到灼热、刺痛、瘙痒方面较L~-C~-组有显著差异(p<0.05)。4.对五组人群主观红斑评分比较,结果显示:L~+C~+组受试者主观红斑评分3分的构成比明显高于NC组,主观红斑评分0分的构成比明显低于NC组(p<0.05)。5.五组人群EI值、a*值及TIVIBemcentinib值比较,结果显示:L~+C~+组和C~+组EI值高于NC组(p<0.05);L~+C~+组和C~+组a*值高于NC组(p<0.05);L~+C~+组TIVI值高于NC组(p<0.05)。6.五组人群在乳酸刺痛试验前后△EI,△a*,△TIVI比较,结果显示:乳酸刺痛试验前后的△EI,△a*值和△TIVI值在五组人群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7.五组人群在辣椒素试验前后△EI,Alpelisib小鼠△a*,△TIVI比较,结果显示:辣椒素刺激后,L~+C~+组的△EI值高于L~-C~-组(p<0.05),C~+组的△a*值高于NC组(p<0.05)。此外,L~+C~+组和C~+组的△TIVI值高于NC组(p<0.05)。8.辣椒素试验分数与EI值,a*值,TIVI值的相关性比较,结果显示:EI值,a*值,TIVI值与辣椒素试验分数为正相关(p<0.05)。【结论】1.敏感量表-7可用于评估敏感性皮肤人群,在研究中具有可行性;2.风吹或使用化妆品更易引起敏感性皮肤中L~+C~+组人群出现皮肤敏感的症状;L~+C~+组是化妆品不良反应的易感人群;3.敏感性皮肤中C~+的人群即使通过肉眼难以评估其红斑严重程度,但是通过无创性皮肤检测仪器的EI值和a*值仍然可以检测到红斑的产生;可通过检测EI值、a*值评估其红斑的严重程度;4.与乳酸刺痛试验比较,辣椒素试验前后红斑可发生明显的变化,提示敏感性皮肤面部红斑的产生多因血管及神经高反应性相关;通过检测其TIVI值评估其敏感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