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索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NAG,chronic non-atrophic gastritis)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并分析CNAG辨证分型中各证型的分布情况与胃镜表现的联系,以进一步为中医治疗提供现实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于2022年08月至2023年02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中符合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诊断标准的患者,通过设计调查问卷收集其一般情况、临床症状、四诊资料、胃镜表现,进行证型判定,将收集的信息录入EXCEL软件,运用SPSS 26.0分析得出结论。结果:1、本次研究收集200例CNAG患者其中男性71例,女性129例,男女比例为1:1.82.点击此处年龄分布在19-78岁之间,平均年龄45.43±13.051岁,50-59岁在各年龄段人数最多,占32%。中医症状分布中以胃胀痛、胃隐痛为主,其次为口干嗳气、反酸及倦怠,其中胃胀痛占比最高69%,其余较多症状为胃隐痛、嗳气、口干、反酸、倦怠。2、本次共收集200例CNAG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从多至少依次为脾气虚、肝胃不和、脾胃湿热、脾胃虚寒及寒热错杂。男性在中医证型中更易形成脾胃湿热型,女性在中医证型中更易形成肝胃不和型,经检验P<0.Pexidartinib NMR05,性别差异在中医证型上存在统计学意义。3、200例CNAG患者,镜下表现从多至少依次分布为:充血红斑、糜烂、胆汁反流、出血、胃息肉。胃镜表现糜烂中脾胃湿热型>脾气虚>肝胃不和>脾胃虚寒>寒热错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镜下表现糜烂以脾胃湿热为主。胃镜表现胆汁反流中肝胃不和>脾气虚>脾胃湿热>脾胃虚寒>寒热错杂,提示胃镜表现胆汁反流中以肝胃不和证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200例CNAG患者,镜下表现糜烂中舌象分布(淡)红舌>绛(黯)红舌>(淡)白舌>紫(黯)舌,(薄)黄苔>黄腻(厚苔)>(薄)白苔>白腻(厚苔),提示镜下表现糜烂以(淡)红舌、(薄)黄苔为主,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镜下表现充血红斑中(薄)白苔>(薄)黄苔>白腻(厚)苔>黄腻(厚)苔,镜下表现充血红斑以(薄)白苔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此次研究CNAG中医证型以脾气虚、肝胃不和为主,其次为脾胃湿热,而寒热错杂、脾胃虚寒少见。(2)此次研究CNAG不同证型中男性以脾胃湿热多见,女性以肝胃不和多见。(3)此次研究CNAG镜下表现为糜烂,Chemical-defined medium脾胃湿热型患者最多;镜下表现为胆汁反流,肝胃不和型最多。(4)此次研究CNAG镜下表现为糜烂,以(淡)红舌、(薄)黄苔为主;镜下表现充血红斑以(薄)白苔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