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塑料污染对东太平洋鲣肌肉组织代谢的潜在影响

微塑料污染遍布全球,其可随摄食或呼吸等方式进入生物体。本研究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东MK-4827核磁太平洋鲣(Katsuwonus pelamis)肌肉组织进行了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以研究微塑料污染对其代谢的潜在影响。结果显示,共有34个代谢产物发生显著性差异,其中19个差异代谢物上调、15个差异代谢物下调。差异代谢物分析表明,甲基丙二酸和丙酸上调可诱发神经疾病,可能是造成鲣游泳模式异常的原因;苹果酸下调可能使鲣面临细菌的感染风险;相反,甘油-3-磷酸、磷酸肌酸和羟基积雪草苷上调则是鲣应对微塑料积PEG300使用方法累的一种自身保护机制。代谢通路富集分析表明,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于新陈代谢、胆汁分泌、丙酸酯代谢、近端小管碳酸氢盐回收、乙苯降解、甘油磷脂Laboratory Services代谢和胆固醇代谢。研究结果可为微塑料污染对海洋鱼类的毒理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