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肥胖之间的相关性,并初步探讨Hp感染与肥胖之间可能存在的分子机制,为肥胖早期预防的策略措施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接受甘肃中医药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体检中心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检查,腹部超声检查,参与国家科技部重点项目“中国主要恶性肿瘤的危害因素检测及控制关键技术研究”的初级癌症预防智能健康管理数字平台(SHMDP-PCP)标准化的电子模块调查问卷,且签署电子知情同意书的857例西固区队列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肥胖的诊断标准,将其划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随机选取8例肥胖组和16例非肥胖组的血清样本,利用ELISA法检测IκBKα、NF-κB、TNF-α、IL-6、IL-1β、IL-11、IL-17的含量,运用病例对照方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p感染与肥胖的相关性及其可能存在的分子机制。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857例,其中肥胖者占14.7%(126/857),非肥胖者占85.3%(731/857)。两组人员的性别、年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总体比较发现Hp感染在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OR(28)2.673,95%CI(28)1.588-4.500,P<0.001)、脂肪肝(OR(28)12.293,95%CI(28)5.414-27.912,P<0.001)和经常喝茶(OR(28)2.927,95%CI(28)1.745-4.910,P<0.001此网站)是肥胖的主要危险因素,而年龄(OR(28)0.927,95%CI(28)0.899-0.956,P<0.001)和HDL(OR(28)0.196,95%CI(28)0.045-0.860,P=0.031)为肥胖的保护因素。(2)分层分析结果发现在41-50岁年龄段Hp感染在两组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mutualist-mediated effects41-50岁组的363例研究对象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Hp感染增加了肥胖发生的风险(OR(28)2.284,95%CI(28)1.196-4.361,P(28)0.012)。校正性别、FPG、TG、HDL、高血压、高血糖、脂肪肝、NAFLD、血脂紊乱等因素后发现Hp感染仍是肥胖的危险因素(OR(28)2.481,95%CI(28)1.116-5.516,P(28)0.026)。(3)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结果显示肥胖组与非肥胖组的IL-6、IL-1β、TNF-α的血清表达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Hp感GDC-0973临床试验染与肥胖在总人群中没有相关性,但在41-50岁人群中具有相关性,其机制可能与IL-1β、IL-6和TNF-α有关。(2)高血压、脂肪肝、经常喝茶、高血清含量的IL-1β和IL-6是肥胖的主要危险因素,而年龄、HDL和低血清含量的TNF-α是肥胖的保护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