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连朴饮加减方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口周痤疮的潜在靶点和作用机制。方法:利用网络药理学工具,获得止嗽散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有效成分、核心靶点和信号通路。采用Hp菌液灌服法联合皮内注射痤疮丙酸杆菌构建Hp阳性口周痤疮小鼠模型,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小鼠口周皮肤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各组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小鼠口周皮肤组织中NOD1、Toll样受体(TLR4)、核因子κB蛋白表达。结果:筛选得到连朴饮关键靶点42个,主要涉及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3)、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MAPK1)等;基因本体(GO)Flow Antibodies功能富集分析结果共477个生物过程;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selleck HPLC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有102条通路。动物实验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血清TNF-α、IL-6水平显著升高(均P<0.01),口周皮肤组织中NOD1、TLR4、核因子κB蛋白表达显著Etoposide升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连朴饮加减方组及中西医结合组小鼠血清TNF-α、IL-6水平显著降低(均P<0.01),口周皮肤组织中NOD1、TLR4、核因子κB蛋白表达显著下降(均P<0.01)。结论:连朴饮治疗Hp阳性痤疮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TLR4/核因子κB信号通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