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了解不同包装、不同采样场所即食非发酵豆制品微生物污染情况,为食源性疾病的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在大型超市、农贸市场、网店采LEE011作用集散装和预包装即食非发酵豆制品共225份,采用GB 4789系列方法进行大肠菌群计数、菌落总数、致intraspecific biodiversity病菌的检测分析。结果:预包装即食非发酵豆制品的菌落总数合格率、大肠菌群合格率、菌落总数和大肠菌selleck MK-1775群综合检测合格率均显著高于散装(P <0.05);网店和超市采样的即食非发酵豆制品卫生指标的检测合格率显著高于农贸市场(P <0.05),农贸市场及超市的散装卫生指标检测合格率均显著高于预包装(P <0.05),农贸市场的致病菌总检出率高于网店及超市,达到13.48%,散装的致病菌总检出率高于预包装,达到12.23%。结论:即食非发酵豆制品污染较为严重,部分豆制品中检测出了食源性致病菌,存在食物安全隐患。从包装角度分析,有关部门需进一步加强对散装即食非发酵豆制品的卫生监测,从采样场所看,需重点加强对农贸市场的卫生监测,保障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