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目的:肌肉力量是衡量个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相关研究表明,肌肉力量的提升对相关骨骼肌疾病的预防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有利于降低因肌肉力量不足而导致的损伤风险。抗阻训练可以提升肌肉横截面积,肌肉力量,是提升力量素质的重要手段。根据收益递减原则,在没有力量训练经历的个体中进行抗阻训练能够产生显著效果,其原因在于神经对于肌肉的控制能力得到提升,但是对于有力量训练经历的个体,力量素质进步缓慢,主要体现在肌肉对于刺激的适应,例如肌肉横截面积增加。然而,在训练有素的个体中,先进的抗阻训练技术和方法可以作为一个额外的刺激,在帮助运动员突破瓶颈的同时避免训练单调。结构化的次数*组数的传统抗阻训练方式忽视了个体差异,可能会导致训练效果下降,同时由于www.selleck.cn/products/PLX-4720个体训练水平较高,所以更需要充分的刺激以突破平台期。然而,在大众健身领域中,传统抗阻训练往往存在训练刺激不充分,训练形式单一,时间长,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众多练习者采用力竭训练作为抗阻训练方式,以对机体产生充分刺激。力竭训练是指在力量训练过程中,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力不足以继续进行当前负荷的训练immune metabolic pathways。而最近的研究表明:运动至力竭可能会导致运动损伤的风险增加。从理论上分析,力竭的根本原因是肌肉收缩力量不足,组内安排短暂间歇将有利于身体机能恢复,这将一定程度上降低力竭训练带来的损伤风险。因此,休息暂停(Rest-Pause,简称RP)训练被提出,练习中的短暂的组内休息间隔可以帮助个体维持较高负荷强度,让肌肉进行更高功率输出,同时完成更多的重复次数,从而优化力量素质提升。RP训练同时兼具高强度间歇与力竭训练的特点,是省时高效的训练方式。目前,国内鲜见对RP训练概念,生理机制以及应用效果的梳理与阐述。基于此,本研究力图对该训练模式的概念,应用效果及作用机制进行较为系统的明晰和讨论,以此推动该训练方案的现实应用,并为训练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在中国知网、PubMed、Web of Science、Sportsdiscuss、Embase、Scopus等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献,以”rest pause”,”cluster set”,”high intensity interval resistance training”,”intra-sets rest”,”inter-repetition rest”为英文检索词,以”休息暂停”,”聚组训练”,”高强度间歇抗阻训练”,”组内间歇”为中文检索词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各电子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4月1日。研究结果:1)RP训练是在进行一组抗阻训练至力竭后,进短时休息(通常为20秒),而后进行新一组抗阻训练,以此往复,直到完成预先计划中重复次数的训练方式。RP训练因其短暂的休息(例如20s)可以引起较好的肌肉内部适应,使得个体在进行次最大肌肉收缩时能产生更好的表现。2)RP训练能够有效提升肌肉力量、肌肉耐力、肌肉横截面积,并且相较于传统抗阻训练,RP训练有着更优的训练效果。3)RP训练能够更好地募集运动单位,提高神经肌肉募集能力;RP训练可以促使肌纤维类型的改变与机体代谢水平提高,促使II型肌纤维类型增加,更有应用于特定专项练习中;组内间歇可以促使肌糖原,磷酸肌酸(PCr)和三磷酸腺苷(ATP)等机体能源物质的恢复再生。在训练中,个体能够保持高功率输出,产生更大的机械功,在训练后,骨骼肌受到更深刺激,力量素质得以更快发展。4)RP训练可以提升IIx型肌纤维比例,对于爆发力要求高的项目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5)RP训练可以使运动员完成更高的训练量,所以在非赛季时,RP训练可以作为力量素质提升的较优方案。6)RP主要应用于大肌肉群训练,同时因RP训练强度较大,应注意疲劳恢复。研究结论:力竭训练是保证骨骼肌受到充分刺激的重要训练手段。RP训练是新颖的训练模式,对于肌肉适能的提升主要体现为肌肉力量、肌肉横截面积及肌肉耐力的增加。RP训练的内在机制主要为机体能源物质(肌糖原,PCr与ATP)的恢复,运动单位募集能力的提升,肌纤维类型的改变以及代谢水平的提高。从RP的训练设计的角度分析,最佳的组内间歇时间尚未明晰。从RP训练的应用角度分析,在竞技体育领域,未来研究应结合运动专项的特点与实际需求,设计并应用具有专项特征的RP训练。在体能主导类项目中,例如举重,赛艇,此类项目对力量素质www.selleck.cn/products/azd9291的要求较高,RP训练可以为该项目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在大众健身领域,未来研究应设计更具有可操作性的RP训练,例如调整RP训练中的组内间歇时间,使得青少年,女性等人群都可以使用RP训练方法。同时,由于RP训练具有省时高效,对机体刺激充分且不会损害后续运动表现的特点,可将其作为高水平运动员力量训练的后半部分,在省时的同时保证其后续训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