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本研究主要通过观察养阴肾康汤对糖尿病肾病Ⅲ期气阴两虚夹瘀型患者的相关指标的影响,评估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中医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夹瘀型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纳入2021年11月~2022年11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或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66名符合纳入标准的糖尿病肾病Ⅲ期气阴两虚夹瘀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养阴肾康汤口服,治疗8周,每4周为1个疗程,共两个疗程。采用中医证候积分表进行疗效评定并监测生命体征、三大常规、肝功能的情况。观察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肾功能指标(血肌酐、血尿素氮、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Medication reconciliation)、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脂代谢指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PS-341半抑制浓度度脂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用SPSS 20.0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1例退出,共有64人完成本次试验。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以及各项观察指标基线水平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EPZ-6438体外.05),具有可比性。(2)中医有效率:治疗之后观察组中医症候改善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4%,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临床有效率:治疗之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0.6%,相较于对照组的71.9%有明显升高,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3)中医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观察组组16.28±4.16 vs 7.53±2.57,P<0.05),(对照组16.81±4.29 vs 11.03±2.95,P<0.05),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均具有统计学差异。(4)实验室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水平显著下降(观察组204.76±54.42 vs 67.44±28.89,P<0.05),(对照组207.21±52.77 vs145.29±38.73,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与基线比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得到改善(P<0.05),对照组与基线相比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得到改善(P<0.05),两组相比较,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方面,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具备相关统计学差异(P<0.05);与基线相比观察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下降(P<0.05),对照组患者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下降(P<0.05),观察组甘油三酯水平与对照组相比下降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有所下降(观察组5.82±1.26 vs 3.63±1.16,P<0.05),(对照组5.73±1.18 vs 4.90±0.88,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均具有统计学差异。(5)安全性指标:观察组有2例出现轻微腹胀,不久后缓解。结论:养阴肾康汤在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气阴两虚夹瘀证方面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能够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可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改善糖脂代谢和炎症指标,并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具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