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多项研究证实了京都胃炎评分对预测Hp感染及胃癌风险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但目前此类研究主要集中于国外,国内应用及报道较少,本实验旨在研究京都胃炎评分系统对于Hp感染状态的评估以及life-course immunization (LCI)预测胃癌发生风险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内镜中心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内镜表现考虑Hp感染且行~(14)C呼气实确认细节验的患者共301例,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Hp感染状态(呼气试验结果)、吸烟史及饮酒史、共餐饮史。对于可疑存在恶变并需要行活检的患者,活检后收集患者病理资料。根据京都胃炎评分对各患者胃黏膜状态进行评分及分组,统计学分析对比各组中Hp感染患者的情况,并对行活检患者的数量和病理情况也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京都胃炎评分在胃镜检查中判断Hp感染情况以及预测胃癌风险的应用价值。结果:纳入患者301例。1:分别统计Hp(+)及Hp(-)患者年龄、性别以及饮酒吸烟史等基本资料后,两组年龄、是否饮酒及京都胃炎评分总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根据患者年龄资料,将患者分为3组,组1:≤40岁;组2:>40岁且≤55岁;组3:>55岁。比较三组中出现五种内镜表现的患者数及各组患者评分的中位数,结果显示随年龄增加,总分以及萎缩、化生、弥漫性发红、皱襞肿大的发生率显著上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鸡皮样改变更易出现在40岁以下患者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纳入患者中,151名男性患者总分中位数为1(0,3),150名女性患者总分中位数为1(0,2),男性患者相比于女性患者评分稍高,男性患者中更易出现萎缩、肠化、皱襞肿大;而女性患者更易出现鸡皮样改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根据患者评分将患者分为4组后(0-2分、3-4分、5-6分、7-8分),分别计量各组中的患者数,结果显示随评分增加,Hp(+)及Hp(-)患者出现显著差异;且评分大于2分时,Hp感染患者占比与前组比较显著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统计Hp感染患者的五种内镜表现与未感染患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诊断价值分析后京都胃炎评分预测HP感染的AUC及95%CI为(0.823 0.776~0.870),最佳阈值为1.5。结果表明京都胃炎评分对于预测Hp感染具有良好诊断效能。6:本研究中行活检患者共118例,病理结果示黏膜急慢性炎症的患者共67名,占比56.8%;癌前病变患者共38名,占比32.2%;癌变患者共13名患者,占比11%。癌变患者13人中,高分化及中-高分化腺癌11人,中-低分化腺癌2人,均为Hp(+)患者。统计各评分组中、黏膜急慢性炎症、癌前病变、癌变的患者量及相关病理资料,各评分组中急慢性炎症、癌前病变、癌变的结果如下,0-2分:45(90.0)、2(4.0)、3(6.0);3-4分:21(45.7)、19(41.3)、6(13.0);5-6分:1(5.3)、15(78.9)、3(15.8);7-8分:0(0.0)、2(66.7)、1(33.3)。分别比较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随评分增高,各组中早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显著上升。且总分为3-4分或更高时,同组内癌变及癌前病变的患者较前组出现显著增加。分析三组中患者基本资料、各组评分、各项内镜下表现评分后,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存在饮酒史、京都胃炎评分总分以及五种内镜表现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高龄、男性、具有饮酒史,萎缩、肠化、皱襞肿大、黏膜弥漫性发红与癌前病变及癌变显著相关。但鸡皮样改变的患者病理结果回报以黏膜急慢性炎症为主。对京都胃炎总分与胃癌检出情况行诊断价值分析后AUC及95%CI为(0.933 0.888-0.977),提示该评分方法对早期胃癌的预测有良好效能(p<0.001)。结论:京都胃炎评分是一种高效、快捷、对患者整个胃内环境迅速做出全面完整的评估,对于Hp感染、胃癌Ferrostatin-1采购及癌前病变的发生有良好的预测价值的方法。综合本次实验结果表明京都胃炎评分总分≥2分的患者应予以高度重视并建议患者行进一步Hp检测。而对于京都胃炎评分达3-4分或更高时,应结合染色内镜或活检等手段精细筛查进一步明确病情,防止对癌变及癌前病变的漏诊。并且不同的内镜下表现、如鸡皮样改变、黏膜皱襞肿大等表现,也可单独提示不同的胃炎程度及可能存在的恶变风险。